时尚设计学院以“时尚生态链”为思维模型基础,建构时尚跨界,多维创新的办学格局。培养具有独立思考精神、创新跨界能力、国际视野与社会责任意识的设计人才。围绕“时尚设计生态”的互生互助展开本硕博课题化教学,建设个性、圈层的高端产业链,发展识别性品牌意识并协助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国内时尚设计教育新方向。学院以“东方文化活化”为根本,关注设计前沿发展,立足“可持续发展”与“东方本土话语”体系的研究,与产业实时接轨。通过设计、管理和技术的交叉融合,提供本硕博个性、市场、系统的教育课程体系。 ——凌雅丽
11月12日,由中国美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承办的首届“独立设计师品牌未来时尚生态探讨”学术论坛正式开幕。本届论坛以“独立设计师品牌未来时尚生态探讨”为主题,在艺术氛围浓厚的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内集结一众时尚、行业专家,为年轻的准设计师们、新生独立设计师们带来有关设计与商业、创意与艺术的深度探讨。帮助独立设计师品牌在时尚生态链中萌芽成长,将创意种子栽进商业土壤,以前人经验为后来者荫凉。
本次论坛开幕式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的致辞中拉开帷幕。高院长世名表示,中国美术学院前两天刚刚度过95周年生日,大家围绕着学校的历史文脉和未来做了一系列的讨论,今天我们迎来了亦古亦新的时尚设计学院的重要学术论坛。如果从历史上来说,它可以追溯到1928年,今年也是95周年,但作为时尚设计学院,它今年是1岁,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学院,但有着非常丰厚的历史和文脉传承。副院长韩绪强调了独立设计师应具备全面性、个性和恒定性的素质; 以及品牌背后的操守、理想和坚持; 同时他还提出了未来时尚生态需要系统思维,生态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而是需要通过管理、预设和联合行动来实现。
时尚生态圆桌研讨
在时尚生态研讨环节,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馆长张春艳主持,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吴海燕领衔发言,院校教授、行业专家各抒己见,以圆桌会议形式探讨独立设计师品牌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设想,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理念为现场观众带来极具吸引力的知识盛宴。 出席的嘉宾有: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获得者、法新国际集团董事赵倩、《ELLE世界时装之苑》杂志副主编诸葛苏佳、LABELHOOD蕾虎联合创始人刘馨遐、FIBO CEO、JOYCE买手总监(CHRISTOPHER克里斯托弗)、CHENPENG品牌创意总监及创始人陈鹏、全球影响力博主文君、泥丸星工作室创始人、动画电影《姜子牙》联合导演、执行制片人、艺术总监王昕、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教授孙颖莹、LV前设计负责人、LV前中国区负责人SHARON莎伦等。
吴海燕教授作为纺织服装行业的突出贡献人物,阐述了独立设计师品牌与传统时尚行业进行合作的方式,她认为独立设计师心中要有个梦,做自己的东西,表达独立的思想态度。泥丸星工作室创始人、动画电影《姜子牙》联合导演、执行制片人、艺术总监王昕讲述了动画与时尚产业的关系;文君分享了故事创作对于品牌运营的重要性;莎伦女士则讲述了奢侈品牌和独立设计师品牌之间的差异与结合,为独立设计师品牌的发展规划出更宽阔的道路。营销专家Christophe Billet为独立设计师品牌的市场推广提供经验,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获得者赵倩女士与其他行业大咖一起,解读了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走向国际所需要的创新与突破等。
时尚生态讲座环节
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姜绶祥带来《可持续纺织与服装设计的研究》主题分享,在应用金属镀覆方法的无水着色纺织品技术研究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对纺织设计开展了新的探索。时尚背后的秘密创始人、主理人刘佩芳则以《新媒体时代,传播力也是生产力!》为主题的讲座, 强调新媒体时代,传播力已经成为了生产力的一部分,有价值的内容能够为产业赋能,为时尚行业添砖加瓦。
李羽飞在《谈谈创业与品牌的这7年》中认为创业要做充分的调研和准备,然后坚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文君强调时尚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设计师在设计时装时需要考虑目标人群、场景和市场需求,同时也需要具备公关和推销的能力。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郑巨欣分享《从典籍到造物“<诗经>的丝巾”设计个案分享》主题演讲;全球影响力博主文君为大家讲述《年轻设计师如何步入商业市场》;以及织女 、JNBYHOME 品牌主设计师林凯西分享了《无限可能—— 从一个织女到品牌人的进阶之路》…院校学者、行业专家齐聚一堂,为独立设计师品牌的艺术创新与商业发展带来独到见解,帮助年轻的设计师们培养独立思考精神、创新跨界能力、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意识。
"设计可以是艺术。设计可以是美学。设计是如此简单,又如此复杂。"保罗-兰德的设计观念至今日依然适用。
时尚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生态系统,需要品牌、设计师、生产链等每一个环节协同发力,更需要一颗简单纯粹的对时尚艺术的向往之心。当独立设计师品牌身处时尚生态链中,设计与商业、创意与艺术是他们的成长必修课,也是时尚设计学院及行业前辈们所能传达的知识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