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是一个产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文化自信的表达。国庆假期前,北京时装周落下帷幕。从前门大街到王府井步行街,隆福寺文化中心到雁栖湖、冰丝带......8天时间里、百余场线上线下官方活动,北京时装周既传递了服装行业的新设计、新应用、新趋势,也从不同视角展示了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
消费“新”意盎然、创意层出不穷,步入时装周,沉浸式体验产业与文化、城市的交融,能够更加感受到一个行业向上的努力和一座城市跳跃的脉搏。
关键词一:热情
虽是初秋,却热度不减。热情,是北京时装周给我们的一个突出感受。
气氛热。行走在王府井步行街,道路两旁都装饰着时装周彩旗,中央的秀场和各大屏幕吸引着来往人们的驻足。作为秀场的延伸,街边的体验店为观众带来更切身的时尚体验。将时装发布融入核心商圈、融入历史文化地标是北京时装周的一个特色。冰丝带快闪秀、张家湾设计小镇嘉年华、隆福文化中心的非遗展……“零距离”体验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进一步激发起社会关注时尚的氛围,为商业与产业的链接创造更好的条件。
消费热。这样一组数据引人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京东集团、王府井集团均在本届时装周期间实现销售量显著增长,其中,京东服饰整体销售同比增长75%;王府井集团整体销售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30.9%。
产业与市场“双向奔赴”,才能畅通循环。本届时装周上,消费热的背后是商业体、设计师、供应商等多方合力,挖掘市场需求。比如,在9月15日的开幕式上,“壮美中轴线”时装发布会在北京前门大街举办的同时,还在京东App线上直播间全程直播;“拓扑牛·嘉年华”集合时尚生活合集、中秋创意市集、太空生活体验展等主题活动,打造沉浸式的游购娱体验;“时尚河北日”集合京津冀设计人才、品牌等,以产业链各方共享共创的形式进行,引导产业端更好地针对消费端进行创新……这些都是业界努力开拓市场的真实写照。
创意热。北京时装周携手凌迪科技Style 3D升级打造数字时尚会场,诸多品牌以虚拟形式呈现新一季作品,时装周的秀场里、展会上、论坛中,不少企业展示了自身在材料、设计、生产等环节所践行的绿色理念,可持续时尚成为一种风尚,从酷炫科技到理念创新,创意热潮涌动,进一步协同产业生态,拓宽时尚与消费场景。
关键词二:文化
服装的根源是文化。从做设计、铸品牌到传递理念,将文化与产业相融,让北京时装周更具匠心、更有韵味。
这是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重新演绎。9月19日,三江源起,“玉”见北京——北京·玉树文化交流月主题发布在王府井步行街亮相。提取玉树藏袍、织锦、青绣、藏饰、藏刀、吉祥纹样、岩画等文化元素创新开发的系列时装,将四千米雪域高原的特色时尚气息带到时装周现场。
这是对非遗技艺的融合与创新。用毛毡刺绣工艺制作的青花瓷“碎片”,寓意吉祥的葫芦形包袋,北京工美予寻YUXUN发布会将工艺美术以秀、展、售方式呈现,古与今、东方与西方的美学碰撞传递出强烈的时尚张力,彰显了传统工艺与潮流艺术的融合。
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消费能力叠加,人们期待更多彰显文化底蕴、生活理念、美学价值的产业表达。从东方文化中寻找灵感和增长点,对多元文化进行包容吸收再创新,将文化自信转变为品牌自信,从时装周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从业者正用新理念打造品牌文化,也感受到产业不断拓出新的内涵。
关键词三:京范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时装周融入了地域风尚和城市底蕴,自然呈现不同的表达。区别于其他城市时装周,京范儿可以说是北京时装周与生俱来的“基因”。
这里有厚重的历史:华灯初上、红墙绿瓦,以“壮美中轴线”为主题,开幕时装发布向大众传递这座千年古都的大气磅礴。
这里有开放的态度:这是一个“众人拾柴”的时尚盛宴,不论是包含相关部门、院校协会、商业企业等各个主体的主办方,还是设计师、品牌、供应商、产业集群共同参与发布,不论是生态圈共建还是产业链的补链、延链,打通线上与线下、企业与商圈,用消费升级带动供给优化,形成激发市场的强劲合力,构建美美与共的融合生态。
这里有涌动的活力:“生活中的时尚”——一名观众的留言,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北京时装周。大到前门大街、王府井步行街、通州大运河等时装周发布会地标的选择,小到体验店、快闪店、跨界合作等充满烟火气的配套设施,都让时装周更“接地气”,更“有人气”。也正是因为融入城市、融入商业、融入生活,让时装周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带动产业成长的力量不断增强。截至时装周闭幕,#SS2024北京时装周##北京时装周开幕盛典#相关话题及京东服饰联合发起的#穿搭图鉴#等微博话题,累计阅读超过6亿。
用创新和创意挖掘新潜力、用开放和融合打造集成竞争力、用文化和温度凝聚可持续发展力,相信在北京时装周的带动下,城市产业发展的新名片将擦得更亮,中国时尚产业也将不断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