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幸福感?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幸福感不是存在于口号里的模糊词汇,也不是抽象的美好祈愿,而是可视可感的一件件扎扎实实的小事。近年来,都江堰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充分挖掘辖区优势资源,以服务“一老一小”带动提升千家万户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敬老爱老 医养结合优服务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何让每一位老人有尊严地安度晚年,不仅是家庭的责任,也是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10月10日上午,记者走进桂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三楼的幸福敬和养老服务中心,53岁的李珍洪正坐在桌前看平板追剧,间或啜饮几口菊花茶。不一会儿,她81岁的老妈妈散步回来,母亲帮她捏捏手指,母女俩再闲话家常,桌上摆放的两盆鲜艳的塑料花是很好的倾听者,人、花、古装剧,多种元素构建了一个悠然自得的美好画面。
母亲和女儿同时住进养老中心,这在中心属于特例。原来,李珍洪1岁半时患了小儿麻痹症,经多方医治仍落下残疾。2013年,她失去行走能力。多年来,她得到母亲和长兄长姐及家人的悉心照料。2021年7月,敬和养老中心试运行时,李珍洪就住了进来。而老母亲舍不下女儿,也一同住了进来。母女俩都是乐观豁达的人,和医护病患关系融洽,平时家人也多有探望,所以两人的生活质量有保障。
两年前,记者就采访过王凤芝,今年72岁的她,从吉林来都江堰生活30多年,但依然乡音未改。老伴卧床7年,儿子都在外地工作,为了让老人安度晚年,她陪同老伴住进了养老中心。王凤芝老人告诉记者,“医护人员对于我们特别呵护,他们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在这里养老比在家更安心。”敬和养老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玉萍介绍,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们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老人在我们这里既可以养老,又能满足就医需求,我们实行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护工陪床制度。为确保服务质量,我们还实行了严格的管理和考核制度。”
近年来,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都江堰市加快推进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坚持以规范老年人健康服务为主线,以推动医养结合为重点,深化医疗和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鼓励基层医疗结构开展医养结合,目前全市医养结合服务机构8家,床位总数2048张,医养服务人员644人。下一步,市卫健局将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努力探索“医内设养、居家医养、社区医养”等医养结合模式,全力提升医养结合的广度、深度和温度。
关爱幼小 科学托育促成长
10月10日上午,年轻妈妈张亚丽将孩子送到市妇幼保健院综合托育中心后,就赶紧下载软件注册监控系统,她告诉记者,“孩子前天刚满两岁,今天是第二天入托,这里的老师都比较年轻化,很有亲切感,比较放心。”二胎妈妈黄萍将孩子交到保育老师手中时,刚两岁的冯俊嘉仍有分离焦虑,可几分钟之后,在保育老师的带动下,小俊嘉就跟着小朋友一起动起来。黄萍跟记者分享了孩子入托后的变化,“他以前爱咬人,入托后已经改掉了。虽然早上会焦虑,可我下午来接他,他玩得不想走,我能感受到他在这里很快乐。”
作为四川省首批普惠目标项目公立托育机构,市妇幼保健院综合托育服务中心接收3岁以下的婴幼儿托育。其硬件配套设施齐全,保健室、母婴室、感统室、亲子活动室、户外多功能活动场地等区域配套完善。如何做到科学育儿?负责人刘薇介绍,根据孩子成长发育的不同,制定周计划育儿流程。出生一周的宝宝,他能感知到触摸,一张质地柔软毛巾的触摸能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而对于77周1岁半的婴幼儿,他能抓握和能辨别声音,一个能发出声响的玩具球、一个戴在手上的玩偶,就能让孩子感受到新奇和特别。
抓住孩子的感官探索敏感期,培养婴幼儿的专注力,鼓励他们保持秩序感,营造语言环境增加交流等,在托育中心,我们看到这样一幅幅场景:吃早点时,孩子打开铜锣烧仔细观察;学习洗手时,要观察把洗手液摩擦出泡泡;在户外植物观察区,观察一朵花的长势,再给蔬菜浇水;在足球场玩耍时,会观察怎样把球踢进门洞……孩子们在不断地探索中,提高认知,与外界建立连接。
一老一小,是民生保障的重点。老人们能够幸福地养老,孩子们能够茁壮地成长,整个社会的幸福感才会渐入佳境。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关爱“一小”上,根据婴幼儿生长发育特征,不仅从托养上提质增效,更在科学培育上写实文章,发现每个孩子的的特质,并有针对性的支持孩子的成长。(都江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