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专家共议胃癌、结直肠癌诊疗新策略,AI技术助力肿瘤研究引关注
2025年6月7日,由北京药盾公益基金会主办主、默沙东、恒瑞医药、施维雅、齐鲁制药、赛诺菲等企业支持的“诸医百家-消化道肿瘤菁英论坛”在北京瑞成御朗酒店三层A会议室及线上平台同步举行。本次论坛汇聚了邓薇教授、张成海教授、周静教授、姚云峰教授等国内消化道肿瘤领域权威专家,通过专题报告、病例讨论和跨界对话,深入探讨了晚期胃癌精准免疫治疗、结直肠癌指南更新、AI临床应用等前沿议题,为线上线下参会者带来一场学术盛宴。
会议基础信息
论坛于上午08:30正式开幕,历时3.5小时,涵盖8项核心议程。会议以“主席致辞”开场,随后围绕MSD学术专题会、CSCO结直肠癌指南更新、胃癌与结直肠癌病例分享、AI技术临床研究等主题展开。会议现场座无虚席,线上通过腾讯会议(会议号336-426-469)及直播平台同步参与的专业观众超百人。会议日程紧凑且注重互动,每个学术环节均设“大咖论道”,鼓励专家与听众实时交流。
会议达成的影响与成果
推动临床实践与指南更新融合
李英杰教授对《2025CSCO结直肠癌指南》转移性肠癌治疗更新的解读,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最新诊疗依据。病例讨论环节中,谢通教授、于军辉教授分享的实战案例,结合沈超教授、杜德晓教授等专家的点评,进一步强化了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可行性。
跨界探索AI与肿瘤研究的结合
胡启瞳教授在“AI助力胃肠肿瘤临床研究”报告中,展示了图像分割技术(如Segment Anything模型)在肿瘤影像分析中的直接应用,引发对技术赋能临床效率的热议。讨论环节中,多位专家认为AI可加速科研数据挖掘,但需注重临床验证。
搭建多维度学术交流平台
论坛打破传统单向宣讲模式,通过“主席主持+专题+论道”形式,促进不同医院专家经验的碰撞。泽冉教授关于胃癌免疫治疗的报告后,公磊教授、董秋石教授即时补充临床难点,线上线下观众积极提问,形成多层次互动。
本次论坛不仅深化了消化道肿瘤诊疗共识,更推动了创新技术与临床实践的融合。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未来需持续加强跨学科合作,以患者为中心优化诊疗路径。论坛实录可通过直播平台回放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