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北京大兴文化馆春之晓合唱团已悄然走过七个春秋。七年来,合唱团在大兴文化馆的悉心指导与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从青涩起步到日趋成熟,从邻里相聚到专业展演,用歌声编织梦想,用热爱书写篇章。值此成立七周年之际,现将过往工作与发展成果总结如下:
一、七年耕耘,稳步成长铸根基
(一)队伍建设日趋完善
合唱团成立之初,仅由十余位声乐爱好者于滨河运动公园自发组建,如今已发展为拥有65名团员的成熟团队。成员涵盖各行各业,无论身份与年龄,大家因对音乐的热爱相聚一堂。为保障团队活力,合唱团建立了规范的招募、培训与管理机制,定期吸纳有潜力的声乐爱好者加入,同时通过老带新、结对子等方式,帮助新成员快速融入。七年里,成员们风雨同舟、不离不弃,不仅收获了歌唱技艺,更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让合唱团成为充满凝聚力与归属感的“音乐家园”。
(二)专业培训持续精进
音乐之路,专业为基。七年来,合唱团在姜连全团长的带领下,始终重视成员声乐素养的系统提升,从基础的发声练习、乐理知识,到合唱技巧、情感表达,进行全方位、常态化培训。针对不同曲目风格,开展分声部排练、和声打磨,精益求精对待每一个音符、每一段旋律。合唱团积极创造学习交流机会,不断拓宽艺术视野,提升整体演唱水平。
(三)组织管理规范有序
作为依托大兴文化馆成立的群众文化团体,合唱团始终坚持规范化管理。建立了核心骨干议事制度,重大活动、排练计划、曲目选择等均通过集体讨论确定;制定了明确的排练考勤、活动参与等规章制度,保障排练与演出的有序开展;设立了声部组长、后勤保障等志愿服务岗位,成员们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大兴文化馆也始终给予全方位支持,提供专业排练场地、协调演出资源、搭建展示平台,为合唱团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二、以歌为媒,多元实践绽芳华
(一)日常排练常态化,筑牢艺术根基
七年来,合唱团坚持每周固定时间排练,寒来暑往从未间断。团员们克服工作、生活的繁忙,全身心投入排练,在反复打磨中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在和声共鸣中体会团队协作的力量。常态化的排练不仅提升了演唱技艺,更培养了成员们的坚持与专注,让歌唱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
(二)舞台展演亮点纷呈
七年里,合唱团积极参与各类演出活动,有社区惠民演出、区级文艺汇演、市级合唱比赛。2025年是团队发展的重要节点,其活动频次和影响力显著提升。7月14日,到华为问界汽车4S店进行慰问演出,8月份合唱团接连举办两场重磅文艺活动,先是推出24个节目组成的专场汇演,以歌伴舞《为祖国干杯》开场,以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赢得观众的掌声!2025年8月13日,参加了北京电视台多彩杯银铃合唱比赛获得本场比赛第二名;2025年8月30日在亦庄利达音乐厅演出;2025年9月29日,在丰台文化馆参加了合唱协会的合唱比赛,2025年11月份8日参加了北京电视台“最美合唱”比赛。春之晓合唱团用歌声传递正能量,展现大兴群众的文化风采。
三、初心如磐,文化传承显担当
(一)唱响时代主旋律
合唱团始终紧扣时代脉搏,聚焦家国情怀,将红色经典、时代新歌作为核心演唱内容。京歌《龙的传人》《不负人民》《葡萄园夜曲》《祖国给我理想》等作品,用激昂的旋律、深情的演绎,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美好生活,传递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成为大兴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文化载体。
(二)助力群众文化建设
作为大兴文化馆重点培育的群众文化团队,合唱团积极投身公共文化服务,助力区域文化事业发展。与中国老年发展基金会、慈缘慈善基金会联合开展文化活动,带动更多人走进艺术、热爱艺术;配合区域文化品牌建设,参与大兴区群众文化节、邻里节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营造“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文化氛围贡献力量!
四、回望来路,收获满满;展望未来,砥砺前行启新程
七年来,合唱团实现了从“业余爱好”到“专业团队”的蜕变,团员们在歌唱中收获了健康与快乐,在协作中收获了友谊与成长,合唱团不仅成为成员们的精神家园,更成为大兴区群众文化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赞誉。七载弦歌不辍,未来可期可盼。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春之晓合唱团将继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深化公益担当,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合唱艺术,为大兴区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弦歌七载,感恩有你;新程再启,逐光而行。感谢大兴文化馆为合唱团提供教室、钢琴等支持与帮助,我们将以七周年为新的起点,带着对音乐的热爱、对文化的担当,继续唱响时代之歌、奋进之歌、幸福之歌,在艺术的道路上勇毅前行,书写更加精彩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