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伊始,北大银发经济项目班主任刘明指出,养老、健康、文娱等领域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也直接阐述了北大银发经济领航者研修班成立的初衷和想法。

该研修班汇聚北大学者、政策制定参与者及头部企业实战专家,以国家级研究高度结合产业一线实战深度,为学员系统分析银发新消费底层逻辑、产业跨界整合路径及智慧养老运营管理核心方法。旨在系统性培养兼具趋势预判能力、前沿产业认知与实战操盘能力的银发经济领航者,助力学员精准把握政策红利下的产业机遇,抢占未来十年银发经济新赛道核心先机。
放眼我国现状,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银发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已达8.3万亿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20万亿元,这片“蓝海”正呼唤着更多创新思维与高质量解决方案。
会上,蒙牛集团原副总裁、首席战略官、资本倍增畅销书作者张文教授指出,银发经济的核心不是“养老”,而是“享老”。教授更进一步指出,银发经济是契机、是政策红利下的蓝海产业,因为银发经济并不是狭隘的“养老服务”,而是涉及多个领域、多个行业、多赛道,并且指出银发经济是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等四个方面延伸,直接涉及到的行业就有30多个,而间接涉及到的行业更是上百。
北京大学银发经济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深研院培训中心的郭敏部长更是从政策层面进行了分析。202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将银发经济列为重点任务,各地也在出台配套政策。然而,许多从业者仍对如何对接“适老化改造补贴”、“养老金融试点”等红利摸不清门道。政策与市场之间存在信息差,这恰恰是先行者的机遇所在。
同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岳庆平教授从历史维度分析了老龄化趋势的必然性与银发经济的长期价值。他指出,中国老龄化进程不可逆转,但其中蕴含的经济机遇却远超挑战。岳庆平教授被誉为“北大三杰”之一,他从历史变迁的角度阐释了社会对老年认知的演变,为与会者提供了更长周期的决策视角。

参与研讨会的学员,包括北京康和公益基金会志愿者张凯,河北燕南春酒业集团副总经理张剑笙,鼎泰妍医疗集团(北京)有限公司CEO、创始人聂小琦,北京卓越明呈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诗娴,北京瑞力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瑞,华景视界(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利伟等,也都站在不同行业,围绕银发经济的进入与发展等相关内容,向与会嘉宾提出具有深度的问题,并得到解答。
本次研讨会特别强调了资源共享在银发经济领域的重要性。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政企学研”的资源聚合,需要各方搭建起有效的合作平台。
北大银发经济项目班主任刘明表示,银发经济不是“赚老人钱”的简单生意,而是需要“政策把控力、需求洞察力、服务专业性”的系统工程。单个企业难以面面俱到,跨界合作成为必然选择。
本次研讨会作为银发经济领域的高端对话,成功搭建了思想交流的平台。但嘉宾们指出,一次研讨远远不够,更需要系统性的知识传播和能力建设。
为此,北京大学将于2026年1月23 - 25日推出“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研修班”,为期三天的课程将围绕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与方向、人口老龄化挑战应对、银发经济发展路径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教学。
参与研修班的学员将获得对银发经济更深入的理解,把握政策导向与产业趋势,学习多维度应对策略,并有机会与领域专家和同行深度交流,在产业协同中寻找银发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银发经济的新蓝图已经铺开。参与此次研讨会的业界人士表示,这次活动帮助他们跳出了传统“养老”思维,开始从品质生活、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等新视角审视银发经济。
更多关于商业模式的深入分析和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将在2026年1月23日至25日举办的“北京大学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研修班”上进行。届时,学员将有机会获得来自北京大学权威专家的面对面指导,并与银发经济领域的先行者建立直接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