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流感活动明显上升,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显示,流感已成为全国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率第一的病原体。事实上,每年冬春都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肆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除流行性感冒外,新冠病毒等传染病也仍需高度关注。
在传播途径上,这些呼吸道疾病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等经飞沫传播,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室内,传播风险大幅增加。在症状表现方面,流感和新冠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特点。
流感临床表现通常以发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起病,常伴有咽痛、干咳、鼻塞、流涕等症状,还会有畏寒、寒战、乏力等全身表现。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可能因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新冠感染者除发热、咳嗽、咽痛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特殊症状,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情况。
为有效预防流感与新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11月温馨提示,根据疫苗接种的适用条件,积极接种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相关疫苗,如新冠病毒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除了接种疫苗,家庭常备药品也不可或缺。对于流感,可准备奥司他韦等针对性药物;针对新冠,先诺欣等抗新冠用药能有效缓解症状。

作为呼吸道传染病防治中的两种有效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能够通过抑制流感病毒脱离宿主细胞,阻断病毒传播,适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治疗与预防,但其作用机制决定了奥司他韦仅对流感病毒有效,对其他呼吸道病毒无效。目前,国产新冠病毒特效药物先诺欣(先诺特韦/利托那韦片)已被纳入诊疗指南,临床研究显示,在症状出现后及时使用该药,可显著缩短病程,降低重症风险和住院事件,且安全性可靠。
在人员密集场所的防护方面,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时,应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尽量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若需接触应保持1米以上距离并佩戴口罩;前往医院、商场、地铁等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应主动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注意口罩潮湿或污染后及时更换。
总而言之,预防呼吸道传染病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既要依靠疫苗建立免疫屏障,也要做好个人防护和药物准备。在这个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筑起坚实的防护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