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流感季比往年来得更早、势头更猛,防控形势已引发多地卫生部门高度关注。根据深圳市卫健委最新发布的健康提示,今年流感防控的关键在于“双保险”策略——“疫苗接种+规范用药”,其中奥司他韦的科学使用被明确纳入官方推荐方案。
流感亚洲提早爆发 多国防控压力倍增
据媒体报道,东亚与东南亚地区已率先进入高发阶段。日本在10月初便正式进入流感季,时间较往年提前约五周,全国超1000所学校因疫情停课或调整课程安排。马来西亚全国已有超过6000名学生感染,部分地区亦暂时关闭校园以防扩散。
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周报显示,南方省份流感活动已明显上升,北方地区亦呈现持续上扬趋势。香港近期更出现一名13岁女孩因流感重症不治的病例,从入院到去世仅7天,再度敲响防控警钟。
北京大学卫生应急管理中心教授刘珏指出,受国际交流恢复及气候转冷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可能在11月底至12月中旬迎来新一轮流感高峰。
国家疾控局:疫苗接种仍是首要防
国家疾控局于11月3日发布的《应对流感防护要点》明确指出,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对于尚未接种或接种后免疫尚未建立的高风险人群,若与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使用奥司他韦进行暴露后预防,且用药时间不宜晚于暴露后48小时。
值得注意的是,减毒活流感疫苗与奥司他韦之间存在时间间隔要求:接种减毒活疫苗后两周内不宜服药;同样,服药48小时内也不应接种减毒活疫苗。若接种的是灭活疫苗,则无此限制。
病毒株更替致免疫缺口 流感≠“大号感冒”
中疾控报告显示,今年我国流感主要毒株已由去年的甲型H1N1转为甲型H3N2,这一变化意味着大众群体对H3N2的免疫屏障相对薄弱,感染风险随之上升。
专家提醒,流感与普通感冒在病原体、症状及危害上均有显著区别。流感常表现为突发高热(39~40℃)、头痛、全身酸痛和显著乏力,而普通感冒多以打喷嚏、流鼻涕为主。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婴幼儿和有基础病的儿童,感染后更易发展为重症,应予以重点防护。
儿童用药指南:奥司他韦仍是首选处方药
深圳卫健委在官方公众号推文中强调,儿童若出现高烧、咳嗽、肌肉酸痛等症状,经医生确诊为甲型或乙型流感后,可按照处方规范使用奥司他韦进行治疗。
根据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奥司他韦胶囊或颗粒剂适用于1岁及以上儿童与成人;干混悬剂可用于2周龄及以上婴幼儿。但对药物成分存在严重过敏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在药师指导下调整剂量。
从安全性看,奥司他韦整体耐受性良好,常见不良反应为轻度恶心和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尽管罕见,但若出现严重过敏、幻觉或抽搐等反应,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多维防护:疫苗与药物之外的关键环
专家提醒,除“疫苗+药物”方案外,日常防护措施同样不可忽视:
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减少飞沫传播;
勤洗手,不随意触摸眼、鼻、口;
保持均衡饮食与充足睡眠;
流感季减少前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
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居家休息,避免传染家人;
就医时患者与陪护均应佩戴口罩,配合医院做好防护。
深圳卫健委提醒,流感虽来势汹汹,但并非不可防、不可治。通过“预防为主、科学用药”的综合防控思路,积极接种流感疫苗、合理使用抗流感药物并落实日常防护,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率与重症风险,切实保障公众健康安全。
来源:
新华社《生活观察丨流感季即将到来科学防护保健康》(2025年10月26日)
央视财经《超1000所学校停课!日本发生了什么?》(2025年11月4日)
学生健康报《流感高发期来了,防护要点要记牢》(2025年10月22日)
深圳卫健委《已有1名儿童死亡!从发病到不治,仅仅7天!流感凶猛,千万小心》(2025年11月5日)
国家疾控局《应对流感防护要点》(2025年11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