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友好医院代谢减重中心主任、“橙红丝带行动”发起人孟化教授介绍,橙红丝带代表着对偏见的破除、科学的践行以及对基层的赋能。“我们希望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破除肥胖污名化,希望公众走出‘肥胖及懒惰’的认误区,积极学习和践行科学的减重方法。同时,赋能基层医疗,将健康资源、专业理念带到社区、田间、每一个人身边。”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周岁以上居民超重率达34.3% ,肥胖率达16.4%,且呈上升趋势。肥胖不仅影响个人形象,还严重危害健康,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肥胖不仅影响我的身体健康,伴随呼吸困难、孤独绝望,我的世界变得很小,只有一张床大。”体重曾达740斤的“中国第一胖”宇宙分享了自己的“重生经历”。十岁那年,宇宙的体重就一百多斤,上大学时体重超过二百斤,被送进中日友好医院时,体重竟达到740斤,几乎相当于5个成年人的体重。
入院第一天,他连翻身、坐起、站立都做不到。每一天,都是与身体极限的斗争。幸运的是,他遇见了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孟化教授携手12个科室的专家,为他制定了科学的评估与个性化治疗方案。他们不仅提供了营养指导、心理支持,更全程陪伴宇宙走过最艰难的时刻。最终,他接受了对称三孔袖状胃手术。回头看,那是宇宙生命转折的关键一步。

“现在,我的体重已降至152公斤,不再是那个被体重禁锢的人,也成为‘橙红丝带行动’的代言人,我希望用我的故事,点亮你的道路。”
在患者家属眼中,肥胖夺走的不仅仅是健康,更是生活的质量,是做人的尊严,是走出家门的勇气。“我见过胖胖们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额头上的汗珠大颗大颗地往下掉;我见过他们因为买不到合适的衣服,只能不停地在淘宝搜索;我更见过,他们因为害怕别人异样的目光和指指点点,变得不敢出门,宁愿把自己锁在小小的房间里。”
“‘橙红丝带行动’鼓励了我们,更让我们家属感到无比欣慰和充满希望的,是像‘百医千患’这样的项目能落到实地,来到邢台九院。它让曾经因为费用、因为迷茫而不敢求医的家庭,看到了改变的曙光。它意味着,专业的减重手术和系统性的健康管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我们触手可及的未来。”
在孟化看来,除了肥胖患者外,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肥胖危机”也不容忽视。“在4月26日‘橙红丝带行动’的首站——包头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我们曾为880名医务工作者进行筛查,结果仅有80人体重体脂正常,隐性肥胖现象几乎覆盖全员。而这一次,我们对邢台九院1051名医务人员进行的筛查显示,体重正常者也仅占52.43%。这不仅是数据,更是警钟。”
从进化生物学的视角看,储存脂肪的基因曾是祖先留给人类的“生存密码”。然而,当这份遗传馈赠遭遇食物富足、久坐少动的现代生活,肥胖便演变为一场时代病。
“橙红丝带行动”呼吁关爱不应有边界。无论身穿白袍,还是从事其他职业,都不应独自面对健康的挑战。“正如我们的主题曲《橙红的光》中所唱——‘别让歧视,挡住春天的窗’。这条轻盈的橙红丝带,系着的是人类共同的理解、承诺与守护。”孟化说。

据了解,作为本次“橙红丝带行动”的发起方与平台支持者,百度健康依托其内容生态与技术能力,正努力构建一个连接权威医疗知识与大众健康需求的普惠生态。不仅助力医生实现科普破圈与效率提升,更助力科学的健康管理理念与技术真正“走进社区、走进基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