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的光还在眼前闪烁。四川省大木偶剧场的座椅已被陕、甘、川、渝、四地的身影填满,嘉陵江流经的42个区、市、县的作家协会代表携着嘉陵江的热情与墨香汇聚在一起,连空气里都飘着纸张翻动的轻响。我拿着相机坐在其间,虽然,我也是市作协会员,但内心忐忑不安,像株误植稻田的芦苇——身为摄影人,镜头好似我的主业,文字却成了我的副业。



领导致辞和讲话时,我望着台上光束在深色幕布投下的淡纹,忽然想起嘉陵江的水。而三位领导那些高屋建瓴的字句,何尝不是另一种奔流的水?从宏观的文学使命到流域文化的根系,层层递进如江水漫滩,自有深脉。我按动快门留下了:中共南充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廖雪梅、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彭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的矫健身影,也记住了他们的致辞和讲话。



文艺演出穿插其间,大木偶长袖一甩,竟甩出几分宋词的婉转,长袖甩动发出的声音似作家笔尖在文稿上移动发出的沙沙声响。 著名诗人瘦西鸿的爱国诗篇“我的祖国”,在演员的朗诵下,让全场人热血沸腾 ,“我骄傲,我是华夏儿女,血脉里流淌着千年的传承与荣耀”、“华夏文明,源远流长,能生于此,是我一生的荣耀”。



最让人期待的是颁奖环节。授奖词响起时,整个剧场马上静下来,那些句子精准如手术刀,又温柔似月光,寥寥数语剖开作品筋骨,再轻拂过创作者藏在字间的体温。我急忙用相机拍下这些“授奖词”,但我按动快门的指尖竟微颤——原来真正的文字有重量,能让喧嚣瞬静,让素未谋面的灵魂在某句话里骤然相认。



散场时,夜风裹着嘉陵江的潮气扑面而来。忽然我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局促:在作协群里,总不自觉谈起光影构图,快门里的故事比笔下句子更流畅;在摄影圈中,又忍不住说某本书的褶皱,字里的褶皱原和镜头里的光影一样动人。原来不必刻意扮演谁,文学与摄影本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映人间褶皱,一面照时光纹路。



开车回家的路上,想着相机里有授奖词片段和今晚珍贵的画面、心里就甜甜的。窗外路灯不断后退,像一行被拉长的省略号。或许我永远成不了最锋利的笔,也成不了最优秀的摄影师,但能在文字与光影的交界处,做个认真的记录者,记录下祖国的繁荣昌盛、记录下人民的幸福生活,已是幸事。嘉陵江的水还在流,我手中的笔与镜头,也会跟着继续走……(袁浩/图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