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行:触摸历史,浸润文化
同学们的第一课从圆明园开始。站在断壁残垣之间,聆听研学导师讲述“万园之园”曾经的辉煌与近代的伤痛,课本上的文字化为真切的视觉与心灵冲击。历史的屈辱激发了同学们强烈的爱国情怀,也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与民族复兴的时代责任。
在故宫博物院,同学们沿着中轴线深入探索,从太和殿的巍峨到御花园的精巧,不仅学习了中国古代建筑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还化身“神兽寻踪者”,在飞檐斗拱间寻找龙的九子等神兽,解码它们背后的文化寓意。这座历经六百年风雨的皇家宫殿,成为他们了解明清历史、感受中华传统礼仪与艺术的鲜活教材。
“不到长城非好汉”,在八达岭长城,同学们奋勇攀登,亲身体验这一世界奇迹的雄伟壮阔。山巅的风声仿佛在诉说千年往事,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坚韧,以及对“明修长城清修庙”所蕴含的民族融合智慧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此外,同学们还近距离参观了宏伟的天安门广场,感受爱国主义氛围,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在军事博物馆领略了大国重器的风采,从古代兵器到现代尖端装备,感受国防力量的飞跃;在民族文化宫,系统了解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脉络,增强了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广州行:赏岭南风韵,感城市活力
转战广州后,同学们继续感受别样的城市风采。在南越王博物院,他们以“侦察员”身份深入岭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汉代彩绘石室墓。透过“文帝行玺”金印、丝缕玉衣等千余件珍贵文物,一幅两千年前岭南地区与中原文化、海外文明交融共生的生动图景徐徐展开,让大家对早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有了初步认知。
在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同学们扮演行商,在故事任务中切身感受了粤商“敢为人先、包容务实”的精神,以及广州作为“千年商都”在全球化早期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在辛亥革命纪念馆,同学们化身“民国报人”,感受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共赴国难的民族精神;在中共三大旧址,同学们重温了在激荡革命岁月,共产党人的拳拳爱国心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漫步于花城新城中轴线,同学们在现代霓虹与古老历史的交织中,大家直观地理解了这座城市的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现代风貌,感受广州的开放与活力。
校际交流促融合,文体互动增情谊
活动第五天,同学们走进广州协和集团旗下学校,与广州本地学生开展结对交流。双方共上一堂课,体验不同的教学风格;在“手拉手文体汇演”中,新疆学子带来了充满民族风情的歌舞,广州同学展示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绿茵场上的友谊足球赛,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笑声与汗水冲破了地域隔阂,真挚的友谊在彼此心中萌芽。
舞龙舞狮体验成亮点,非遗文化浸润人心
本次研学活动的一大亮点在第六天于岭南印象园上演。作为“龙狮会”主题的升华,同学们在这里进行了一场深度舞龙舞狮文化体验。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从学习基本步法、握杆姿势,到感受鼓点节奏、学习龙狮神态,同学们分工协作,亲身体验了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一条彩龙在同学们的齐心舞动下翻腾起舞,一头醒狮也随之灵动欢跃。这次体验让同学们实现了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深刻转变,让同学们在岭南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中,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与凝聚力。
当晚,活动在庄重而温馨的结营仪式中落下帷幕。同学们分享了七天来的收获与感动,领取了研学证书,并合影留念,为这次跨越千里的文化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本次“龙狮会·疆粤情”交流活动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跨越,更是一次心灵上的交融。通过实地探访、互动体验与情感交流,新疆学子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多元一体,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未来,此类研学活动将继续开展,让更多边疆学子走出家乡,走进祖国大地,在行走中学习,在交流中成长,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