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台育儿补贴相关政策,旨在鼓励生育、减轻家庭育儿压力。然而,不法分子却将黑手伸向这一惠民政策,“育儿补贴”相关电信诈骗骗局悄然出现,需广大群众提高警惕。
2025年8月27日,H女士申请了国家育儿补贴。8月29日,H女士接到一名自称负责“育儿补贴”发放的客服专员来电。对方告知H女士,其不在国家育儿补贴邀约名单内,无法正常领取补贴,需通过特殊申请流程方可领取。随后,H女士收到一条带有链接的短信。令H女士放松警惕的是,该客服专员能精准说出她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地址等关键个人信息。于是,H女士按客服专员指导,查看短信并点击链接进入线上视频会议室,还根据短信指引输入了验证码。之后,客服专员称H女士银行卡交易流水较少,会影响补贴审核通过率,需转入资金“做流水”来提高审核通过率。轻信对方的H女士,将其他账户资金及提前结清的未到期定期存款,全部转入指定银行卡账户,随后按客服专员提供的境外账户,汇出2笔款项。客服专员声称待审核领取育儿补贴后,这些款项会原路返回。但当H女士后续想了解审核结果,试图联系该客服专员时,却发现已无法联系上。此时,H女士才意识到自己遭受了电信诈骗,便立即前往公安机关报案处理。
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诈骗分子以H女士申请育儿补贴为突破口,借助“不在邀约名单无法领取补贴”制造焦虑。接着冒充客服专员,还能精准说出H女士的个人信息,以此获取H女士的初步信任,诱导其进行特殊申请。随后用陌生链接引导进入虚假视频会议,又以“做流水”为借口,诱使H女士向境外账户汇款,最终致使H女士遭受资金损失。
风险提示:
1. 发放育儿补贴的正规部门,绝不会要求市民“刷流水”,或转账至陌生账户。广大市民若需核实补贴政策及相关要求,务必通过官方网站、客服热线等正规渠道,切勿轻信陌生来电。
2. 保护好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关键信息,不点击不明链接、扫描陌生二维码,切勿因对方知晓个人信息便放松警惕。
3. 若遇到可疑情况,或不慎泄露信息导致资金受损,应立即致电银行机构冻结或挂失银行卡,防止资金进一步损失。同时,保存相关电话号码、短信内容、转账记录等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处理。
交通银行中山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