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3 日,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热潮涌动,第十一届绿城中国 “踢球去” 社区足球赛启幕。绿城中国代表与西安赛区 8 支球队,120 名球员齐聚现场,共鉴这一足球盛宴。这一刻,足球与城市、绿城与生活,再一次深情相拥。
由绿城中国发起的“踢球去” 社区足球赛已经连续举办11年。这场跨越十一年的坚守,不仅见证中国民间足球的成长,更持续以创新姿态重塑社区体育生态。
十一年深耕,从草根赛事到全民 IP 的蜕变
2015 年,首届 “踢球去” 在杭州起步时,仅是 32 支球队参与的社区尝试;如今,这项赛事已成长为覆盖全国 20 余城、累计吸引超 1.8 万人次参与的现象级 IP,并于 2019 年获得了 “中国十大地产品牌活动案例” 大奖。
本届赛事设 8 大赛区,116 支队伍、近 2000 球员报名参赛,如此规模的背后,是绿城对社区足球价值的持续深耕。
十一年来,“踢球去” 始终坚持 “零门槛” 原则:无论职业背景、技术水平,只要热爱足球即可组队参赛。往届赛事中,年龄最大的球员达 55 岁,最小仅 20 岁,真正实现 “全民同场竞技”。为夯实赛事基础,绿城不仅为社区改造专业足球场,更通过 “球星助力计划” 邀请巴乔、范志毅、宿茂臻等国内外足坛明星走进社区,与草根球员、居民面对面交流。这种 “以球会友” 的模式,让足球从单纯的竞技项目,转变为连接邻里情感的纽带,成为凝聚居民、助力基层治理的柔性力量。
西安启幕,承足球薪火,启璀璨新篇
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不仅是汉唐蹴鞠文化的核芯,“西北狼” 的足球精神更是深入城市肌理。而绿城与西安的连结,也源于 “运动”——2021 年,绿城中国倾力打造我国全运史上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备的全运村 ——西安全运村;绿城青训出身的浙江队也是在此捧起男足 U20 冠军奖杯。
如今,第 11 届 “踢球去” 启幕西安,既是对古都足球热土的致敬,更是对 “与城市共发展,同盛会共绽放” 理念的延续。
开幕式所在的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这朵 “长安花” 已成为西安的城市骄傲与精神地标,而奥体板块则是绿城与西安结缘的起点。
绿城中国深度参与了济南、沈阳、天津、西安四届全运村以及杭州亚运村的开发建设与服务。以运动为媒,倡导健康、活力的生活方式,是绿城对理想生活的深刻践行 —— 这一理念,沉淀为绿城品牌的鲜明底色。
公益联动,“踢球去”“种春风” 首迎线下携手
本届赛事首次将闭幕式移师甘肃民勤腾格里沙漠,绿城两大公益 IP “踢球去” 与 “种春风” 将首度线下联动,开展 “沙漠足球”“种春风助农义卖” 及梭梭树种植活动,将社区足球与治沙造林深度结合。“足球需要绿茵,沙漠需要绿色,绿城把两者对‘绿’的向往在此具象化。” 绿城中国品牌负责人刘仲晖表示。
自 2015 年起,绿城便与业主携手在民勤播撒绿色:十一年间,超 1.6 万株梭梭树扎根荒漠,连片形成 2400 亩的 “绿城林”—— 这片民勤沙漠中规模最大的企业公益林,成为生态治理的生动注脚。
此次 “踢球去” 与 “种春风” 联动,传递 “足球与生态共生” 理念,将竞技体育与环保行动结合,既为赛事注入精神内涵,更开创 “运动公益” 新范式,通过极端环境中的体育活动,强化参与者的社会责任意识。
创新赋能,球星助力,重塑社区足球生态
本届赛事在体验与传播上持续创新:在体育赛事和在地文化结合方面,各赛区将在当地文化深度绑定、场景破解融合、赛事衍生方面做出更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球星助力计划” 升级,邀请国内足球新星王钰栋、中超第一外援米特里策等足坛人士为赛事打 call,进一步提升社区足球的关注度与专业性。
十一载坚守初心,“踢球去” 已超越体育赛事范畴:它既是传递快乐的运动平台,也是连接邻里、践行社会责任的 “城市纽带”。
第十一届 “踢球去” 的哨声已响,这场扎根社区的足球盛宴,正书写着中国社区足球的无限可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