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敬,现任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琉榴圆禽蛋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琉榴圆芝麻香油味鸭蛋加工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山东省电子商务协会理事长。56岁的陈学敬坚守非遗匠心,获得多项荣誉:2022年被评为为山东省乡村振兴“头雁”带头人,山东省退役军人“创业之星”,“滨州最美退役军人”,滨州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百年传承,诚信为根
1893年,第一代传承人陈有为偶然发现用芝麻酱、茴香等调料泥腌的鸭蛋奇香扑鼻,从此立下“料要真、腌要足、味要正”的家规。1939年,第二代陈国田创新沙包腌制法时,宁可多费工时也绝不减少一道工序。1971年,第三代陈师明改进地窖腌制法,即便在物资匮乏年代,也坚持用足料、腌足月。这份坚守在陈学敬手中发扬光大。
2018年春节前夕,原料价格暴涨,有员工建议缩短腌制周期。“少腌一天就不是‘琉榴圆’的味道!”陈学敬带着工人连夜调配新料,宁可增加成本也要保证品质。正是这种对传统的敬畏,让“琉榴圆芝麻香咸鸭蛋腌制技艺”在2019年成功入选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份百年坚守的非遗匠心,最终在2025年结出硕果--合作社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非遗品牌优势,成功斩获海天藏食品有限公司一亿元订单,创造了传统农副产品单笔订单的新纪录。
退伍创业,续写诚信篇章
1992年,退伍军人陈学敬接过家族衣钵,成立琉榴圆合作社。他将祖传的诚信理念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建立起“五代传承质量追溯体系”。每一枚鸭蛋都有专属编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从鸭蛋来源、腌制工艺到出厂日期的全流程信息。这个创新举措,让百年老手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创业初期,合作社遭遇资金链断裂危机。某原料供应商提出用劣质盐替代优质海盐,承诺可降低40%成本。陈学敬不为所动:“祖辈四代人没做过亏心事,到我这里更不能坏了规矩!”他变卖家中房产,坚持使用优质原料,最终凭借过硬的品质赢得了市场认可。正是这套严苛的质量管控体系和过硬的产品品质,让天海藏食品有限公司的品控人员在考察后赞不绝口:“琉榴圆的每一枚鸭蛋都经得起检验,这正是我们选择亿元合作的关键。”
订单有了,产品却跟不上。当亿元订单与老客户需求产生冲突时,陈学敬毫不犹豫地选择坚守诚信底线——优先保障老客户供应,将天海藏的订单分批次生产交付。这一决定深深打动了合作方,最终双方达成共识:4月23日至5月1日每日交付8000单,5月起调整为每日4000单的可持续生产模式。面对激增的订单需求,合作社依然坚持传统工艺,确保每枚鸭蛋都腌制足月,用品质兑现承诺。
坚守初心,创新经营
2024年,合作社入选中国先进合作社500强。合作社发展过程中也非常注重技术创新,申请了实用型新型专利15项,产品立足博兴,辐射山东,布局全国,在全国设有23个办事处,在各地开拓了200多个经销商,先后加盟进驻了多家大型商超系统。
合作社在发展壮大的同时,还采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吸收了30余名农业产业工人,辐射带动500多户农民就业,农民人均增收2000余元,合作社打造的“城东陈谱记如康家园”和“妈妈岗就业基地”,则让10余名残疾人和30余名妈妈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在与农户合作中,陈学敬始终坚持“三个当天”原则:当天验收、当天结算、当天反馈。2020年疫情期间,合作社资金周转困难,他多方筹措资金,宁可自己背负债务,也要按时支付农户货款。一位老养殖户感动地说:“陈家五代人,从没让我们失望过!”
陈学敬还积极回馈社会,成立“诚信传承基金”,资助困难学子;免费向农户传授腌制技术,带动5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在他的影响下,当地形成了诚信经营的良好风气,多家企业自发加入“诚信联盟”。亿元订单的成功合作,正是这种诚信经营理念的最好印证。
薪火相传,诚信永续
如今,陈学敬不仅将祖传手艺传给儿子陈冠宇,更将诚信理念融入家族教育。在陈家祖宅,悬挂着五代人共同书写的“诚信传家”匾额,这是陈家最珍贵的传家宝。每逢重要节日,陈家老少齐聚一堂,听长辈讲述祖辈诚信故事,让诚信精神代代相传。
从晚清到新时代,跨越五个时代的时光长河,陈学敬家族用五代人的坚守,诠释了诚信的力量。他们的故事,是一部鲜活的诚信教科书,生动展现了山东人“重信守诺、厚道实在”的精神品格。作为第四代传承人,陈学敬用实际行动证明:诚信不是一时的选择,而是一世的坚守;不是生意的手段,而是做人的根本。(王贞 马伟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