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它‘长熟了’再做手术。”这或许是许多白内障患者及其家属最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也成为了根植于大众心中的传统观念。然而,这句“经验之谈”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致盲风险。重庆普瑞眼科医院业务院长张朝军郑重指出,现代白内障治疗理念已发生根本性变革,“等等看”不仅过时,更可能让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甚至等来青光眼、葡萄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永久性视力损伤。
78岁的张大爷三年前就检查出患有白内障,医生建议他定期观察,可以考虑手术。但张大爷固执地认为,“老了眼就是会花”、“没熟不能做”。近半年来,他感觉视力急剧下降,甚至伴有眼胀、头痛、恶心等症状。在家人的极力劝说下,他来到重庆普瑞眼科医院就诊。经张朝军院长检查发现,张大爷的白内障已进入“过熟期”,晶体核变得极其坚硬,并且引发了急性青光眼和晶体溶解性葡萄膜炎。“虽然手术摘掉了白内障,解除了青光眼危机,但他因为拖延治疗所损失的视野是无法完全恢复的。”张朝军院长痛心地表示,“‘长熟了再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针拨手术的老观念。当时手术技术落后,需要等到晶体完全混浊变硬才能操作。但如今,飞秒激光辅助下的超声乳化手术已经成为主流,技术越先进,反而越不需要‘等熟’,过熟的白内障只会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
除了纠正陈旧观念,张朝军院长还特别强调,白内障并非老年人的“专利”。随着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白内障的发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临床上,三四十岁的白内障患者已不罕见,高度近视患者、糖尿病患者、长期紫外线暴露者、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者、眼部外伤或患有其他眼病患者都是高危人群,绝不能以我还年轻为借口忽视眼部检查。
那么,何时才是手术的“黄金时机”呢?张朝军院长给出了现代意义上的标准:“当白内障导致的视力下降已经影响到您的日常生活和质量时,就是最佳手术时机。”这个标准因人而异,对于退休老人,可能视力低于0.5就可以考虑;对于需要精细用眼的画家、工程师或驾驶员,可能0.6甚至0.8时就有手术必要。更重要的是,现代白内障手术已经从传统的“复明手术”飞跃到了“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我们手术的目的,不仅仅是把混浊的晶体拿掉,让患者看见,更是要通过植入一枚功能强大的‘高级人工晶体’,让患者同时解决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眼等一系列问题,实现看远、中、近都清晰的全程优质视力,术后不再需要佩戴眼镜。”张朝军院长介绍,重庆普瑞眼科医院目前已全面开展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并提供了从单焦点到多焦点、三焦点、连续视程乃至散光矫正型的一系列高端人工晶体选择,可以为患者量身定制手术方案。
站在二十周年的全新起点,普瑞眼科将持续拓展医疗服务的广度、深度与高度。未来,在集团的引领下,重庆普瑞眼科医院将进一步践行社会责任,助力更多民众享受到优质的眼科医疗服务。医院白内障科室将依托铂晶白内障手术产品的全面升级,推动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向精细化阶段迈进,守护每一位中老年人眼中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