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当前,各地各级党组织正在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重大任务,有序开展新一轮村级 “两委” 换届后备力量储备工作,需要各级组织部门 “下深水” 识才辩才、“精滴灌” 育才强才、“多载体” 用才留才,全面筑牢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石,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深耕沃土,以 “掘才如掘金” 的诚心招贤纳士。乡村振兴的根基在乡土,人才挖掘的源头在基层。然而,“本土人才难觅、外来人才难留” 的困境在基层乡村依然存在,为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各级组织部门主动 “撒网”、精准 “定位”,构建多元人才发现识别体系,大力实施 “乡贤回归工程”,将本地致富能手、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优秀人才纳入后备干部库,进行常态教育管理,实时跟进培养。同时,要注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通过招聘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吸引高校毕业生 “三支一扶” 下基层、开展 “揭榜挂帅” 招揽人才等方式,打破城乡人才流动壁垒,以政策撬动、乡情牵动、事业带动,全方位吸引各类人才回乡入村,为乡村振兴储备充足的人才力量。
精耕细作,以“育才如育苗”的耐心固本培元。温室里育不出参天大树,马厩里养不出千里马。培育不是 “温室里育幼苗”,而是让人才在 “基层广阔天地” 里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各级组织部门要紧扣党的建设、乡村振兴、高效能基层治理等内容,强化实践历练,实施 “导师帮带” 机制,将包村干部、第一书记等与后备人才结对帮带,面对面传授经验、手把手传授方法,让村级后备人才在 “滴灌式” 培养中壮苗增穗、拔尖出芽。同时,要发挥新媒体新技术优势,创新开设 “云端学堂”“先锋课堂”“指尖讲堂”,通过邀请农技专家线上直播授课、致富能手线下指导观摩等形式,让具有培养潜力、带富能力的村级后备人才得到全面提升、快速进步。
量体裁衣,以 “用才如用器” 的匠心激发潜能。“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科学使用人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组织部门要善于发挥 “伯乐” 作用,精于做到 “扶上马再送一程”,突出发挥直播、电商、农技等人才的技能优势,推动 “农业 +” 多业态融合发展。针对一些产业发展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村,可选派懂市场、懂农村、懂技术的产业型人才到村任职,发挥产业引领带动作用,助力乡村产业发展。要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村级后备人才,敢于给舞台、敢于给位子、敢于大胆用,让各类人才都能够 “心无旁骛” 地在乡村广阔天地中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