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整顿如同一面明镜,既能照见组工干部思想上的尘埃,更能映照出担当精神的真伪。组织部门作为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其干部的担当与否,直接影响党的事业推进成效。以作风整顿为契机,深挖担当精神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是锻造高素质组工队伍的必然要求。
作风整顿的镜子,首先照见的是政治担当的纯度。组织工作的核心属性是政治性,组工干部的首要担当是对党忠诚。在整顿过程中,需重点检视是否始终将政治标准贯穿工作全过程,是否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是否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政治担当不是抽象概念,而是体现在干部选拔中的政治把关、基层党建中的政治引领、人才工作中的政治吸纳等具体环节。通过整顿,清除思想层面的模糊认识,强化“组织工作无小事”的政治自觉,让政治担当成为组工干部的鲜明特质。
作风整顿的镜子,映照出责任担当的实度。组织工作头绪繁多、政策性强,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造成连锁反应。责任担当意味着面对复杂问题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工作短板勇于攻坚克难,面对任务落实善于一抓到底。当前,部分干部存在的怕出错、少干事心态,本质上是责任意识弱化的表现。整顿需通过明确岗位职责、细化工作标准,倒逼组工干部在其位谋其政。尤其在干部评价、基层组织建设等关键领域,要把每项工作做精做细,让责任担当体现在实际成效中。
作风整顿的镜子,折射出为民担当的温度。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人民,组工干部的担当最终要体现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上。整顿过程中,需反思是否真正站稳群众立场,是否深入基层了解实情,是否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为民担当不是口号,而是在发展党员时严把入口关,确保新党员真心为民;在帮扶基层时精准施策,推动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人才服务时优化环境,让人才扎根基层贡献力量。通过破除“机关思维”,增进与群众的情感联系,让为民担当成为组工工作的价值底色。(南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