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深圳前海基金小镇里一场特殊的“商业大战”正在上演,20名“小企业家”紧盯手中的“资产”,飞快计算着财富成本:“物价跌了!快卖鹅蛋!”。这是由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轻喜家政人阳光基金发起的中国家政业首届家政员子女公益研学营的财商课堂现场,正用一堂《价格探秘与财富农场》实验课,推开孩子们认知财富的新窗口。
“为什么超市西瓜3元,果摊只卖1.5?”“为什么同样的钢笔在不同商店价格不同?”讲师抛出的一连串生活谜题,瞬间点燃讨论。课程从日常生活切入,用西瓜滞销、玫瑰涨价等鲜活案例,将抽象的经济学原理化作可感可知的生活现象。拿破仑铝碗的故事,让孩子们懂得了成本的意义;学区房模型直观展示了供需关系的魔力,而"批发市场砍价"的角色扮演,则让他们亲身体验了信息差带来的交易智慧。
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将复杂的商业逻辑拆解成了孩子们能够理解吸收的生动片段。然而,真正的高潮出现在随后的“财富鹅农场”模拟经营实战环节。手握50元虚拟启动资金的“小企业家”们,需要根据不断跳动的市场价格、鹅蛋需求和突发的“灾害警报”等信息,迅速做出决策:是囤积居奇等待反弹,还是转产利润更高的产品?是冒险抄底,还是紧急抛售止损?现场,“我破产了!”的懊恼与“我赚到200块啦!”的欢呼此起彼伏,抽象的经济学概念在孩子们汗津津的掌心与发亮的眼睛中,变得无比真实。
这堂别开生面的财商课,改变的远不止是对金钱的认识。“以前觉得东西贵就是好,现在买东西前会先想想‘值不值’。”一位12岁的营员分享道。课程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悄然重塑着孩子们看待资源与价值的底层思维框架。当他们开始理解钢笔差价背后的渠道成本、西瓜滞销蕴含的供需断裂,便逐渐学会用“资源优化”的视角替代简单的“贵贱”标签。这正是财商教育的核心——赋能孩子驾驭金钱,成为资源的主人,而非被其驱使。
这并非一次孤立的财商课堂体验,而是为期6天研学旅程中精心设计的重要一环。在这次研学旅程中,孩子们不仅能够学习科学知识、开拓创新眼界,也走进了世界知名企业腾讯与中兴通讯,感受时代的创新脉搏;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学行程还特别设计了家务技能培训环节,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父母工作的价值,理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朴素道理,在实践中培养责任意识与家庭担当。
轻喜到家深知,家政服务工作者是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家庭幸福与子女发展同样值得关注。轻喜家政人阳光基金的发起和此次“阳光筑梦·少年研学行”项目的落地,正是轻喜到家将这份深刻理解转化为实际行动的体现。未来,轻喜到家将系统性地构建一个支持家政从业者及其家庭发展的可持续网络,为家政从业者家庭注入温暖与希望,让家政服务人员的子女也能获得面向未来的关键素养,在更广阔的人生舞台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