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育贤中学121万元改建校门一事,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讨论。有人质疑,在学生宿舍条件亟待改善的情况下,学校为何要将大笔资金用于校门建设?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但若深入了解校门重修背后的原因,便会发现这一决策实则是基于校园安全与管理需求的必要之举。
从安全角度而言,老旧校门往往存在诸多隐患。祁东县育贤中学的原校门建造于30年前,其结构老化、台阶石板碎裂松动,近三年已发生多起人员跌倒事故。作为校园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这样的校门显然已无法满足当前校园安防需求。重修后的校门通过抗风抗震结构升级、防滑台阶改造等安全加固措施,为师生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此外,新校门还增设了家长接待区和快递存放室,有效消除了过去因混乱堆放带来的安全隐患。
校门的功能性需求也是重修的重要动因。随着学校规模扩大、学生人数增加,原有校门在通行效率、管理方式等方面已显得捉襟见肘。新校门采用人车分流设计,设置多个出入通道,大大提高了上下学高峰期的通行效率;同时,预留了与校园安防系统对接的智能化接口,为未来的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这些功能升级,不仅便利了师生,也为校园管理带来了质的提升。
校门作为学校的"门面",其形象价值固然不可忽视。从公开信息来看,该项目经过了财政评审和招标流程,且施工方承诺在秋季开学前完成改造,确保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这表明,校门重修是一项经过周密规划、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
当然,改善学生宿舍条件同样重要,其实,育贤中学对于学生宿舍,在2024年就已经改建。笔者在抖音看到,一位学生家长发视频并配文字,“育贤宿舍今年住宿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卫生间也重新装过,洗澡喷头多加了一个,看起来舒服多了。”视频发布日期为2024.09.02。从头至尾看了整个视频,视频里的学生宿舍内部显得干净,住宿区与淋浴间、洗手间有隔断,现实情况并非网上所传“宿舍内的厕所与洗手池、盆架仅有半墙之隔,没有封闭……”
校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在确保校园安全与基本功能完善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其他设施,才是更为合理的做法。修宿舍与修校门,两者都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基于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规划。只有在保障校园安全、提升管理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校园各方面环境,才能为师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推动学校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作者 蒋边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