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海报
6月28日,“抟砂登魁——古今紫砂艺术作品展”在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负四魁星堂开展,紫砂艺术与状元文化的碰撞,为文化研究、展览创新、教育推广、文旅融合提供了新的实验样板。
本次展览分为四个部分:明清宗师的文心制器,紫砂七老的技道并重,当代大师的多元探索与青年新锐的先锋实验。展览以历史为脉络,集合了34位制壶大师、48位青年紫砂艺术家,共130余件紫砂艺术作品,梳理明清至今600年间的紫砂演变历史,让观众在满天星辰的展览空间里,感受紫砂艺术的时空之旅。
抟砂登魁,从紫砂文脉到江南文化
紫砂之为器,始于土,成于火,而臻于道。"抟砂登魁",溯自《考工记》"抟埴为器"的匠作真谛:"抟砂"是陶土在匠人掌纹间苏醒的史诗,历经千百次拍打,令矿脉蜕变为气韵生动的艺术作品;"登魁"则是艺术星空的终极坐标,标记着紫砂艺人们砥砺攀登的艺术巅峰与精神高地。
六百多年来,紫砂艺术的每一次转身都镌刻着江南文化的基因密码。自明代文人将诗书画印刻入壶身,五色陶土便不再是简单的器物原料,而成为承载文化理想的载体。展览以四个历史维度,勾勒出一条清晰的文脉轨迹:明清宗师的文心制器,折射出江南文人“器以载道”的格物哲思;七老典范的技道并重,呼应着“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当代大师的多元探索,延续着“苟日新,日日新”的文化自觉;青年新锐的先锋实验,昭示着传统文脉在数字时代的创造性转化。
名家名作,从难得一见到不得不看
步入展厅,璀璨的北斗七星图高悬穹顶,象征古代士子“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为理想追求。抬头仰望,星光流转,如梦似幻,营造出浪漫而深邃的穿越时空之感,成为博物馆中极具氛围感与视觉冲击力的“出片”胜地。
穹顶之下,名家重器云集。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邵大亨4件明清宗师级作品,重磅亮相;以顾景舟为代表的“紫砂七老”,构建出现代紫砂艺术的多元脉络;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为代表的紫砂艺术名家,扎根传统、锐意创新,在全球化语境中确立东方美学新坐标。每一件作品都是历史中的珍品,展现出紫砂艺术生命力的顽强延续与美学境界的升华。这一场跨越时空的紫砂艺术巡礼,呈现了一次高规格、立体化、体系化的 “紫砂艺术史”,成就了一场“不得不看”的艺术大观。
非遗新生,从历史中来向未来而去
沉浸展览之中,如同见证紫砂从历史深处走来、在当代焕发新生的文化盛事。“非遗新生——行进中的紫砂新青年”作为展览的重要版块,探索了新时代的“紫砂新青年”,作为非遗传承的先锋力量,如何平衡传统技艺的“守正”与当代艺术的“开新”?如何突破茶器的单一属性,融入更广阔的生活场景?
在这些青年作品中,他们试图通过解构经典符号,呈现他们对文化记忆的创造性转化。他们的作品,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有创新和发展,更有他们具有强烈个性化的表达和探索。这些实验并非消解传统,而是用创新的实践和探索,丰富了紫砂艺术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也为紫砂艺术带来了更多新的可能性。
“抟砂登魁——古今紫砂艺术作品展”从浩瀚的紫砂艺术长河中,攫取璀璨的星辰,点亮了魁星堂里的历史星图。转首回眸间,一眼万年,这场“文化+建筑+旅游”的展览,将成为这个暑期“的打卡新坐标。
展览时间:2025年6月28日-8月28日
展览地点: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负四层魁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