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当下的教育新闻热点仍是高考出分,人们议论最多的是“盲盒”中的考生出自哪些学校,高考成绩698分以上的113人来自哪些学校……当然,结局与大家所预料的差不多——“盲盒”中也就是前24人中,人大附中8人,清华附中4人,北京四中、八中、北师大实验均为2人,十一学校、北京中学、北京二中 各1人,这些教育强区、强校的强势表现均在意料之中。位于丰台的北京12中1人,这也符合人们的预期,北京12中毕竟也是老牌优质校。而石景山远洋分校、昌平二中各有1人入盲盒,则让人惊讶,又令人振奋。有人据此评价说,北京高考格局由“众星捧月”渐呈“繁星满天”之势。
人们已经习惯了高考的“众星捧月”状态。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京四中等校,历年的高考业绩都很抢眼。今年,人大附中700 分以上 21 人,清北录取一如既往会超过百人,稳居全市榜首,可谓是教育界的 “超级巨星”。北京四中同样成绩斐然,9个700+,685 分以上近 50人,其深厚的名校底蕴令人折服。
昌平二中、景山远洋分校等学校异军突起,打破了传统名校的独领风骚的局面。这些学校成为了教育星空中冉冉升起的新星。
昌平二中的崛起令人瞩目。2025 年高考,昌平二中有 1 人进入北京市前 20 名,成为屏蔽生,700 分以上 2 人,囊括全区 700 分以上考生;690 分以上 6 人,囊括全区 690 分以上考生;680 分以上 10 人,660 分以上 20 人,650 分以上 34 人,600 分以上 142 人。班级最高平均分 647.38 分,校总平均分位列北京市第 23 名,比 2024 年前进 17 名。
景山远洋分校也在 2025 年高考中大放异彩,有 1 名考生进入北京市前 20 名,成为屏蔽生,600 分以上占比近 40%。173 人参加高考,平均分 575 分,特殊类型控制线上线率超 90%。
在丰台,今年强势出镜的北京十八中与老牌校北京十二中组成的 “兄弟连”崛起,成为了教育界的一匹黑马。十八中最高分 699 分冲进全市前 100,特招线上线 222 人,2022 年他们的统招人数才 200 人,相当于 “招进来的都上一本”。
海淀教育的强势还体现在它的复读机构高考成绩也顶得上一所超级优质校。据京报网报道,精华今年高考最高分691分,近20人超去年清北线,学生的上台阶率达到98.1%。事实上,精华每年十多人、一二十人考入清北已成高考新常态。
精华校长廖中扬本身也是励志典型,他在52岁时考入了北大哲学系攻读宗教专业博士学位。精华如一颗教育的恒星,它的成绩在持续耀眼。近年来,北京高考复读最顶流的712分考生、进入全市第18名的最高分复读生,均出自精华。曾在一所公立名校担任副校长的吴京梅女士深有感触地说:精华的高考把关能力确属一流水准。当下,精华拥有 300 余位专注高考、经验丰富的教师。
针对复读生的特点,精华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方案,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将复读生按 “清北冲刺班(650 分 +)”“985 攻坚班(600 - 649 分)”“本科提升班(500 - 599 分)” 分层,每个层级匹配不同的师资与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例如清北班师资团队平均带过 10 届复读生,深谙顶尖高校录取规律,曾帮助 2024 届某考生从 666 分提升至 695 分,成功考入清华。
在教学方法上,精华采用 “错题溯源”教学法,用 AI 系统分析学生过往三年错题,找出知识漏洞的“底层逻辑”,精准帮助学生弥补短板。2025 届王同学在精华复读一年,通过该方法将数学薄弱板块从“解析几何”细化到“参数方程应用”,最终提分 41分考入985 高校。精华还注重学生的心理建设,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团队,帮助学生疏导高考失利带来的压力,重拾信心,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复读挑战。
从传统名校的众星捧月,到昌平二中、景山远洋分校、北京十八中等新兴学校的繁星满天,再到精华学校在复读领域的坚守与卓越,这一高考格局的变化,反映了教育的高位均衡化发展趋势。在教育资源均衡上,郊区学校日渐崛起,像昌平二中出现698分以上学生,打破了城区教育风景独好的格局。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类似于昌平二中这样的学校出现。培养出高分考生群体,已不再是少数顶尖校的使命和荣誉。北京城际郊区数百所高中校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以“助力人生关键时刻”为使命精华学校作为教育供给端的高端优质资源,将持续给更多考生予以再次追逐梦想的机会。从“众星捧月”走向“繁星满天”,是北京高考格局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