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 MWC 上海期间, GSMA与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在智能汽车峰会上联合发布《5G车载应用展望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当前阶段,5G技术对汽车的价值正在从“提升功能体验”向“支撑关键技术”加速延伸,凭借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的特性,加速赋能智能座舱、车云交互、智能驾驶三大方面,5G上车已成为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5G车载应用展望白皮书》白皮书发布
华为无线产品线5G-A领域副总裁(车联网)王飞在峰会上分享了5G-A赋能车联网发展的进程,并呼吁联合GSMA等行业组织、运营商、车企、产业链伙伴深化协同,进一步提升5G车载通信渗透率,为智慧出行筑牢根基。
5G上车渗透率持续提升,迎来规模化增长
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快速发展,5G与智能网联汽车的融合日益紧密。2024年国内乘用车5G渗透率达到15.6%,2025年一季度上升到18.1%,突破增长裂谷,正式进入规模化增长阶段。据《5G车载应用展望白皮书》预测,2025年中国新售乘用车中5G车联网占比将达30%,并将在2026-2030年逐步提升至95%。这意味着五年内,5G模块将成为智能汽车的“新标配”。
GSMA智能汽车主题峰会圆桌讨论环节
5G赋能智能应用:重构智能座舱,强化车云交互,赋能智能驾驶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纵深发展,运营商与设备商协同构建差异化网络能力,为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场景提供精准支撑。中国联通智网科技总经理周光涛提出,运营商通过5G“双20”网络能力(上行20Mbps、下行时延20ms),赋能车载智能应用。通过Open Gateway平台,可助力全球开发者快速接入运营商网络,加速智能网联应用规模化落地。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公维洁指出,5G技术通过核心能力赋能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应用依托5G网络,通过模态AI助手、AR实景导航、车载云游戏、实时音视频等智能座舱应用,打造沉浸式“第三生活空间”。5G大上行高速率、下行带宽低时延为智能驾驶模型训练和数据闭环提供传输管道,并将整车OTA升级包下载时间压缩至几分钟。同时,其低时延、高可靠的特性为车路协同提供了坚实的通信基础。
5G上车生态进一步完善,5G轻量化繁荣推动5G普惠
今年5月,华为联合重庆运营商建成全国首个全域5G轻量化连续覆盖网络。实测显示,其上下行速率全面超越4G Cat4,车载座舱直播视频播放全程流畅,有力加速了5G技术普惠进程。在年产销超3000万辆的中国市场,5G已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首选通信技术。5G轻量化技术加速车载通信5G渗透率提升,今年将有多款上市车型搭载该技术。
峰会倡导行业组织、运营商与产业伙伴深化协同,通过完善道路及停车场网络覆盖,持续提升网络能力,全面推动汽车智能化变革。各方将共同努力,提升智能座舱、车云交互与智能驾驶等场景体验,构建更安全、高效、智能的车联新生态,助力智慧交通与智慧城市向高阶形态持续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