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从来不是易事,对肩负选贤任能、强基固本重任的组织部门而言,更是如此。唯有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直面问题、自我革命,才能锻造出忠诚干净担当的组工队伍,展现新时代组织工作的崭新风貌。
回溯历史,自我革新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延安整风运动中,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让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团结统一,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坚实基础。当下,部分组工干部存在重程序轻实效、重表面轻实际等作风问题,若任其发展,必将影响组织工作的公信力与战斗力。这就需要组工干部继承先辈精神,敢于拿自己“开刀”,主动查摆问题、整改落实。
转作风,关键在于筑牢思想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根基不牢则地动山摇,对组工干部而言,只有筑牢思想根基,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政治定力。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更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以理论学习滋养初心。重温“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传承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奉献的精神;铭记“两个务必”的谆谆告诫,学习西柏坡时期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作风。通过理论学习,让组工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抵御不良作风的侵蚀,成为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的新时代组工铁军。
转作风,重在实干担当。组织部门要坚决摒弃坐而论道的虚浮之气,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传统。在干部考察中,若只是“隔着玻璃看,围着桌子转”,仅凭办公室里的材料、会议桌上的汇报,难免会陷入纸上谈兵的误区,唯有深入田间地头、项目一线,在改革攻坚的前沿阵地,近距离观察干部的担当作为,才能把准干部的“实绩脉”;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更要走出机关舒适圈,走进群众心窝里,通过“板凳会”、“夜访”等形式,倾听党员群众的急难愁盼,将组织工作与民生需求精准对接。正如焦裕禄同志“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实干精神,组工干部应在躬身实践中锤炼过硬作风,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推动组织工作落地见效。(南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