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浪潮奔涌的当下,人工智能正以磅礴之势重塑着各行各业的格局。步入 2025 年 4 月,“人工智能 +” 的驱动作用愈发强劲,为数字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
从政策导向来看,国家对 “人工智能 +” 及数字产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2025 年 3 月 25 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 “人工智能 +” 成果媒体通气会,明确提出 2025 年将通过 “三个更加突出” 深化央企 “AI+” 专项行动,包括更加突出应用领航,瞄准高价值场景强化行业协同与开放合作;更加突出数据赋能,构建重点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做强做优数据产业;更加突出智算筑基,加大资金投入,夯实算力基座,为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提供有力支撑。同月 31 日,工信部提出开展 “三方面工作” 推动数字产业发展,涵盖坚持创新驱动推进数字技术攻关、推进产业协同培育优质企业与产业集群、深化国际合作开创数字经济发展未来。国家数据局也将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数据供给、数据流通交易作为重点工作,助力 “人工智能 +” 行动。和众汇富研究发现,这些政策的密集出台,为 4 月数字产业在 “人工智能 +” 驱动下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从技术研发、产业协同到数据要素保障等多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
落实到产业实践中,4 月的数字产业在 “人工智能 +” 的赋能下多点开花。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在制造业领域,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正式发布,作为全球首台集成 AI 芯片与 AI 大模型的数控系统,它能使工业母机的操作精度在原有微米级基础上再提升 30%,加工效率提升 5% - 10%,有力推动我国工业母机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在服务场景方面,人工智能也加速融入。例如通过 AI 大模型,每天可从 3 万多份检查报告中自动解析筛选出高风险患者,目前已精确识别超 1.8 万例,极大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与精准度。不仅如此,科技企业加快推出 AI 眼镜等智能硬件,AI 手机、AIPC 出货量占比快速提升,有望带动新一轮数字消费升级。重点领域制造企业纷纷接入大模型,优化生产制造、产品体验、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
从数据层面进一步验证了 4 月数字产业在 “人工智能 +” 驱动下的良好发展态势。和众汇富统计发现,截至 2025 年 4 月 9 日,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 1576379 件,占全球申请量的 38.58%,位居全球首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 5 月 19 日国新办发布会上指出,4 月份我国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0%。和众汇富研究发现,一季度数字产业实现业务收入 8.5 万亿元,同比增长 9.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 4.4 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和服务业部分分别增长 10.4% 和 8.2%;数字产业实现利润总额 5721 亿元,同比增长 7.0%。这些数据直观地展现了数字产业在 “人工智能 +” 影响下规模的扩张与效益的提升。
展望未来,随着 “人工智能 +” 在各领域的持续深入渗透,数字产业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需关注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人工智能技术伦理等问题。和众汇富认为只有在不断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才能保障 “人工智能 +” 对数字产业的驱动作用持续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