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就能带着娃、绣着花、挣着钱,依托“高原妈妈”文化公益项目,越来越多西北高原家庭已经将这一美好愿景照进了现实。昨日,“爱在妈妈,情在高原” 高原妈妈(公益)国际艺术馆开馆仪式在杭州隆重举行。开馆仪式现场,艺术文化领域大咖与社会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共同为高原妈妈公益项目注入强劲动能。此次开馆,标志着高原非遗传承与女性公益帮扶事业迈入全新发展阶段。
据悉,高原妈妈公益项目于2021年正式启动。以“非遗传承 + 公益扶贫”为核心,在甘肃庆阳等地设立高原妈妈工作站和非遗技术推广站,组织农村妇女利用闲暇时间学习技艺,居家创作,并通过义卖高原妈妈的手工艺品筹集善款,用一针一线实现了公益帮扶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内生动力。
活动现场,庆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希岳充分肯定项目在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意义。他表示,“高原妈妈项目是践行国家非遗保护战略的生动实践,既守护了文化根脉,又为乡村女性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原妈妈公益项目发起人,庆商联合会会长、庆阳新乡贤联谊会会长王志强表示,“高原妈妈公益项目的初心,不仅想帮助留守妇女通过刺绣技艺实现经济增收,更是希望她们能在守护家庭的同时,重拾生活的尊严与价值。‘带着娃、绣着花、挣着钱、养着家’,这看似简单的愿景,凝聚着无数高原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强调,项目不仅要解决现实困境,更要搭建文化传承的桥梁,让“高原刺绣”这一承载着千年陇东民俗文化的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值得一提的是,高原妈妈首创 “一作(原作)一绣(刺绣)一签(签名)” 名家助力模式,将原创书画、非遗刺绣、作者签章三大核心要素深度融合,既保留了艺术本体的审美价值,又赋予其温暖人心的社会意义。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在发言中盛赞:"当我的画作遇见高原妈妈的银针,每一道针脚都是对文化的致敬,每一枚签章都是对公益的承诺,这样的作品不再是静止的陈列,而是流动的文化基因与爱的传递载体。"
如今,随着高原妈妈(公益)国际艺术馆的正式开馆,未来将通过艺术展览、文化交流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高原文化与公益理念。这座承载着母爱与匠心的场馆,正以文化为纽带,串联起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为实现共同富裕与文化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