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一年的分期手术治疗,今年21岁的小林终于在厦门眼科中心成功完成了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合并斜视系列手术。如今,她不仅摆脱了 20 年来仰头视物的困扰,并发的斜视也得到矫正,视功能显著提升,更重拾自信,以全新姿态拥抱生活。
先天性小睑裂20年
意外查出合并斜视
20年来,小林只能通过仰头或侧头的方式视物,生活多有不便。求诊厦门眼科中心时,泪道、眼眶病及眼整形科副主任医师胡继发发现,小林患有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倒向型内眦赘皮、内眦间距增宽、睑裂狭小和上睑下垂。更棘手的是,她还伴有下睑内翻、倒睫、严重弱视及内斜视,病情复杂。
睑裂,俗称眼缝,小睑裂,就是眼睛的长、宽都明显小于常人。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除了眼睛小以外,典型症状还有内眦赘皮、上睑下垂、鼻骨发育不良、眼球小、斜视等一系列表现。“长期不正确的视物方式,不仅影响患者的视功能,还可能引发社交障碍、心理问题。” 这一系列外观上的异常,困扰了小林20年,如今成年的她面临择业和交友等多重压力,所以她下定决心解决眼部问题。
胡继发介绍,手术是治疗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手术以分期手术效果较为确切,前期优先改善睑裂形态,促进视觉发育;后期矫正上睑下垂,若能早期干预,可避免严重并发症。但小林已错过最佳治疗期,这无疑给后续治疗增加了难度。
分期手术 打开 “心灵之窗”
针对小林的复杂情况,胡继发联合了斜视与小儿眼科的修阳晖教授会诊,为其制定了治疗方案。考虑到斜视影响到后续小林上睑下垂矫正手术的准确率,首先,由修阳晖教授为小林行斜视矫正手术。斜视矫正手术术后,小林眼球回到“正位”,这为后续的睑裂整形手术和上睑下垂矫正手术,提供了精确的判断标准。
一期手术后的3个月,胡继发主刀为小林行第二期手术——下睑内翻合并逆向内眦赘皮矫正手术。这一次的手术成功打开了小林沉睡了20年的 “心灵之窗”。她的眼睛“变长了”,常年隐匿的内眼角终于显露了出来,双眼距离变小了,倒睫引发的流泪、眼红的问题也解决了。
小林的二期手术恢复非常稳定,三个月后,胡继发再次主刀为小林行双眼上睑下垂矫正手术。第三期手术的顺利完成,正式给小林20年仰头视物的生活画上了句号,她的眼睛“变大了”,不再似以前“一副没睡醒的样子”。目前,小林双眼外观恢复良好,几乎无明显疤痕。尽管还存在严重弱视,需做进一步的康复矫正,但她已重燃生活信心。
胡继发表示,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的最佳治疗时间,需结合患儿眼部畸形严重程度、视觉发育需求及全身状况综合评估。目前临床建议遵循“分阶段、个体化”的原则,一般建议最佳手术时间在患儿2-4岁进行手术治疗,这一阶段介入,既能及时解除眼睑对瞳孔的遮挡,避免形觉剥夺性弱视、斜视等视功能损害,也能在儿童心理认知尚未固化前改善外观,减少因容貌差异引发的社交自卑等心理问题。错过该时期,不仅手术难度增加,视功能恢复效果也将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