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广东省知识产权开发与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广州商标中心”)紧扣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目标,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在商标数据统计分析、地理标志培育、企业服务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为广州商标品牌强市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一、多维数据支撑,构建商标发展“智慧大脑”
广州商标中心以商标大数据为核心,构建起覆盖全市的商标信息服务体系。针对广州市各行政区划、重点上市企业、国有企业、高校及21条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全面采集商标申请、注册、质押登记、国际注册等关键数据,全年累计发布4期季度统计简报和2期年度统计报告。通过精准分析商标发展态势,为政府部门制定产业政策、企业优化商标布局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助力广州市构建“数据驱动”的商标品牌发展新格局。
二、深挖地理标志资源,培育区域特色品牌
地理标志商标培育成为工作亮点之一。广州商标中心聚焦广州本土特色资源,深度对接从化区“吕田头酒”“大叶毛茶”等地理标志,通过专题会议研讨培育路径,推动地方特色产品向品牌化、产业化升级。2025年4月2日,中心举办“地理标志商标主题培训活动”,围绕申报流程、品牌打造及产业引领等核心议题,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专业指导,显著提升了广州市地理标志集体证明商标的申报能力,为乡村产业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筑牢品牌根基。
三、精准服务企业,提升商标注册“含金量”
为破解企业商标注册难题,广州商标中心构建了“咨询+培训+交流”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全年通过商标服务大厅及科学城、越秀等延伸窗口,提供七千余人次现场咨询和一万六千余人次电话咨询,专业解答商标合法性、显著性等关键问题,有效提高注册成功率。
在培训赋能方面,共举办4场专题培训活动,覆盖园区企业、行业协会等超千人次。培训内容聚焦商标审查标准、AI辅助系统应用、合规管理及价值转化等实务难点,邀请专家通过案例解析和流程演示,帮助企业提升商标保护与运用水平。
此外,广州商标中心积极深化区域协作,与越秀区市场监管局、白云区市场监管局深入合作,通过跨部门联动,推动商标服务向基层延伸,营造了“知产”变“资产”的良好氛围。
四、深化窗口服务,打造便民利企“新标杆”
广州商标中心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导向,持续优化商标受理窗口服务。通过科学城、知识城、越秀等多窗口协同,实现咨询服务“全时段、多渠道”覆盖,全年服务量同比显著提升。同时,中心与各区开展窗口服务结对共建,在业务办理、宣传培训等领域形成联动机制,推动商标注册便利化水平再上新台阶,切实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未来,广州商标中心将继续依托数据优势与专业力量,深化商标品牌战略实施,在地理标志产业化、商标金融创新、国际注册服务等领域开拓进取,为广州建设知识产权强市、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贡献更多“商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