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到来之际,太平人寿浙江分公司围绕“打击‘非法’金融中介”开展了集中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实际案例,帮助消费者揭穿“代理退保”等不法中介的真面目。
【案例】杭州的汪女士遭遇了一场“代理退保”的骗局。一天,她接到自称“专业维权机构”的电话,对方声称可以帮她全额退保,并且会收取一定数额的手续费。汪女士轻信了对方的说辞,毫不犹豫地提供了个人信息和保单信息。随后,该机构竟然伪造材料向保险公司申请退保。结果,汪女士不仅损失了高额的手续费,更重要的是,她彻底失去了原本的保险保障,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案例】姜女士轻信了短视频平台上“律师”发布的“代理退保”宣传。在她委托代理退保后,保险公司上门讲解时,姜女士才发现自己的保单其实是符合自身需求的。如果不是及时发现,她险些因为误导而丧失了来之不易的保险保障。
“代理退保”常见套路大揭秘!
假冒身份、虚假宣传
不法分子会冒充监管部门、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或者法律工作者,通过线上的各种渠道进行虚假宣传,让消费者误以为他们是专业的维权机构,从而放松警惕。
欺骗消费者、怂恿退保
他们会通过虚假宣传“全额退保”的好处,同时刻意隐瞒退保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他们自身非法获利的真实目的,诱导消费者盲目退保。
控制客户、非法牟利
一些不法分子会诱导消费者签署代理服务协议,更有甚者会采取扣留保单、身份证件等手段对消费者进行控制,以此为要挟,牟取高额手续费。
造假证据、要挟保险公司
他们会提供所谓的“话术”,要求消费者通过多种非正规手段进行虚假取证,捏造一些保险合同违规的虚假事实,以此要挟保险公司答应他们退保的要求。
切断联系、反复施压
不法分子还会阻止消费者与保险公司、监管部门进行正常的沟通,试图切断消费者的正常维权通道。他们会通过反复恶意投诉等方式,向保险公司施压,以达到非法退保的目的。
“代理退保”的陷阱无处不在,太平人寿浙江分公司提醒广大消费者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认清这些套路的真面目,远离“代理退保”,守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