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代理退保”黑产屡禁不止,不法分子以“全额退保”“专业维权”“政策扶持”为幌子,广泛在不同传播平台,利用AI人脸和虚拟场景设置,诱导消费者陷入骗局。在“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到来之际,太平人寿浙江分公司围绕“打击‘非法’金融中介”开展了集中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实际案例,帮助消费者揭穿“代理退保”等不法中介的真面目。
案例:伪造证据退保案
李先生于2008年购买了一份终身重大疾病保险,但2024年因家庭经济压力骤增,萌生退保念头。他在网络上看到"全额退保"广告,还有“政策扶持”,声称"不成功不收费",随即联系某代理机构。
代理机构要求李先生停止缴费,并伪造销售人员存在"误导销售"的证据,包括虚构"业务员承诺分红收益""隐瞒健康告知要求"等投诉内容。
最后代理机构并未成功,但李先生因停缴保费导致保单失效。此时他48岁且已确诊高血压,重新投保时同类重疾险保费上涨明显,保险公司会要求加费承保或心血管疾病除外,代理机构将其身份证、银行卡信息转卖给贷款公司,导致频繁收到骚扰电话。
风险提示:三招远离陷阱
1.警惕“高收益”话术,选择正规渠道
2.保护个人信息,拒绝随意授权
3.理性评估需求,珍惜保障权益
太平人寿浙江分公司提醒广大消费者:正规渠道解决问题,个人信息绝不轻付。若已遭遇骗局,请立即报警并联系保险公司,及时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