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 曾先生购买了增额终身寿险,年缴保费5万元,缴费期限为5年。2024年5月,因儿子结婚需经济支持,曾先生考虑退保。咨询保险公司后得知中途退保会有损失,他感到犹豫。后来,曾先生看到一则标题为“教你全额退保”的短视频,私下联系发布者。对方承诺二十天内成功操作退保,并收取10%的退保金作为服务费用。按照要求,曾先生提供了保单、身份证、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并被要求编造销售人员误导购买保险产品的理由投诉保险公司违规销售。保险公司接到投诉后联系了曾先生,告知其行为属于代理退保。经过工作人员解释,曾先生意识到代理退保的风险,包括失去正常保险保障和个人信息泄露等,最终删除了代理退保联系人的信息,保护了自己的资金和个人信息安全。
【案例分析】代理退保机构或个人以非法牟利为目的,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不良信息,欺骗消费者委托其代理退保事宜,并骗取个人金融信息获取非法利益。对于那些希望“无损”退保的消费者来说,这些看似诱人的提议实际上存在包括失去正常保险保障、个人信息泄露等诸多风险。
【风险提示】
理性购买,谨慎退保。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产品,仔细研读合同条款,明确退保条件及可能产生的损失等关键信息。有退保需求时,应审慎评估自身风险保障需求。
提高警惕,理性维权。消费者务必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要轻信“代理退保”的虚假承诺,尤其要慎重对待所谓“退旧投新”“高收益”产品等宣传。
维护权益,杜绝隐患。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妥善保管重要身份信息、敏感金融信息,切勿将银行卡、身份证、保险合同等重要单证轻易交给他人,以免被恶意利用或非法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