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蜀锦晴展,翠红交映。嫩梢万点胭脂,移西溪、浣花真景。
四川古称“蜀”、“蜀国”和“蚕丛之国”,这里桑蚕丝绸业起源最早,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蜀锦兴于春秋战国而盛于汉唐,因产于蜀地而得名,在传统丝织工艺锦缎的生产中,大多以经线彩色起彩,彩条添花,经纬起花,先彩条后锦群,方形、条形、几何骨架添花,对称纹样,四方连续,色调鲜艳,对比性强,是一种具有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多彩织锦。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9月,蜀锦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叶永洲大师,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蜀锦传承千年而不绝,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历史。3月3日,农历甲辰正月二十三日上午11点30分,一场浸润传统文化特色的传统蜀锦织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叶永洲大师授徒、蜀锦传承人刘先进、唐志恒拜师仪式在四川成都某酒店举行,弘扬巴蜀文化,传承蜀锦技艺。
原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省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陈璞,省社科联副巡视员曹德琪,国家一级美术师、成都诗婢家画院院长刘德扬,四川省嫘祖蜀锦蜀绣研究会王君平,青城派第三十六代掌门人、四川省武术文化研究会会长刘绥滨,四川天府新区蜀锦保护协会会长邬万安,四川天府新区非遗协会常务副会长吴佩娟等领导、教授、专家莅临参加活动,授徒拜师仪式由四川姓氏文化研究中心汉文化委员会副秘书长、传统婚礼民俗汉礼文化传承人刘理科主持。
仪式现场庄严肃穆,蜀锦织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叶永洲大师两位关门弟子刘先进、唐志恒向师傅“诵呈拜师贴”、“献花敬茶”、“奉束脩礼”、“行拜师礼”,表达对恩师的敬意;恩师训诫并回赠弟子传家宝“梭子”、发放授徒证书,表示正式收于门下。两位弟子在这个庄严而隆重的拜师礼仪中,体现出“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也让在场嘉宾在感受蜀中瑰宝,誉满神州,登行业之巅;勤学不辍,精教不止,扬蜀锦技艺的使命担当。
成都诗婢家画院院长刘德扬,对蜀锦传承人刘先进、唐志恒提出四点期望:一要尊敬老师。二要勤奋学习。三要善于思考。四要学以致用。真正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继承下来、发扬光大,立志以求远,立行以求功,立德以求尊,成为一名优秀的蜀锦技艺人才。
蜀锦有两千年的历史,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演化,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在传承中发扬,在发扬中创新。传统蜀锦织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叶永洲大师授徒拜师活动成功举行,将对文化项目进行落地推行,弘扬蜀锦织造技艺意义重大。祝愿蜀锦文化在巴蜀大地,在中华大地,发扬光大,蜀锦蜀绣铺就“锦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