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种一棵树,会长成什么样子?如果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它会枝繁叶茂,它会开出好看的花,结出甜美的果实。四川省邑州监狱青年民警牟红龙一名青年民警,入警三年,会成长成什么样子?
第一次穿上警服
2020年1月,在那个有些寒冷的冬天,我却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犹记得报到那天,简单的新警见面会,却充满仪式感。领导的鼓励,让我浑身充满干劲;战友的关怀,让我倍感集体的温暖。第一次穿上警服,端详镜中的自己,默默许下诺言:我一定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无愧于这身警服。
我迈出了第一步
刚到监区,我的工作内容就是走走看看学学,熟悉相关流程。到了1月底,工作模式发生调整,而彼时的我,还是懵懂的小白。“想做点什么”的迫切愿望与“什么也干不了”的实际情况,让我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感。
这时候,我遇到了早几年入警的师兄孙光辉。看着他忙里忙外,很想替他分担,于是对师兄说可以把那些不需要太多技术含量的工作交给我。也许是几年前自己刚入警时的经历还历历在目,师兄非常理解我的心情,于是一点一点教我做出监材料。从认真阅读师兄的样本开始,我迈出了第一步。领略要点之后,再在师兄的指导下开始尝试案卷的制作。经过一次又一次反复核对后,我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份案卷。这件看似不起眼的事情,却给了我满满的信心,让我的从警之路走得更加坚定。
踏上成长的“捷径”
新警培训归来,因为工作调整,我成为了一名业务管教。都说人生没有捷径,但遇到师父邬文辉,我踏上了成长的“捷径”。
师父是一名有着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资深管教,平时并没有过多的言语,但谈起工作,他又颇为健谈。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师父的教学方式就是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教学,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在工作中解决问题。我准备了一个专门的记事本,平时把遇到的问题、疑惑记在本子上,而师父是那个负责帮我答疑解惑的人。在师父的指导下,我完成了2022年、2023年QC论文的撰写,分别获得三等奖、二等奖。
我与大比武的缘分
2020年,因为参加新警培训的缘故,我与当年的尖兵大比武缘尽于海选。2022年,我与尖兵大比武再续前缘。经过认真备赛,我成功从海选中突围,进入集训,为复赛做准备。身边的小伙伴,一个比一个优秀,他们有在基层工作多年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和多次参加大比武的实战经验,而他们一个比一个认真,一个比一个努力。
学习室里,一个个灯火通明的夜晚,见证大家“比学赶超,不为人后”的精神。那段时间大家的日常便是学习、学习、学习……几个小伙伴开玩笑说我们已经提前进入“6G时代”,因为我们学习小组的电子学习资料就超过6个G。终于站上擂台,紧张的现场氛围激发了我更加昂扬的斗志,勇敢面对,沉着应答,最后,取得了劳动改造类二等奖的成绩。
参加此次大比武既是对自己业务水平的一次检验,也是对自己业务能力的一次培训。在开阔眼界的同时,开始认真地审视自己。以前是别人怎么干、自己跟着怎么干,鲜少思索其中的道理。通过培训,我对相关的规章制度、文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开始反思“1+1”为什么等于“2”。回到监区,自己把以前做过的资料都翻出来复查,发现存在瑕疵的及时予以更正。
三年,种一个梦,悉心浇灌,梦想也会开花。属于牟红龙的新警三年,一笔一画,他亲笔描画出更好的自己。青年民警的成长,需要自身的不懈努力,更需要组织的培养和关心、关爱,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为他们指明前行的方向。“青苗工程”将助力更多青年民警快速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监狱人民警察,为建设新型现代文明监狱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