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至11月27日,第10届城市与景观“U+L新思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华中科技大学召开。大会以“践行‘两山’理念的风景园林”为主题。“绿水青山”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美丽中国的建设,“金山银山”强调对生态环境效益的转化。会议主题旨在鼓励探讨这条保护与发展协同共生的创新性路径,重点聚焦践行“两山”理念的风景园林研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风景园林教育等议题。
本次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中国园林》杂志社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金寨县人民政府承办,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省风景园林学会、安徽瀚一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协办,获得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等单位的学术支持。
在11月25日举行的主论坛上,共设9个特邀主旨报告。上午4个主旨报告分别从风景园林的设计感、深思生态知识:香港乡村景观的教学与研究、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生态空间规划范式的演进、群集性文化景观的山水网络方法研究等方面展开。下午的5个主旨报告分别从高速公路廊道工程生态内涵特征与构成要素的研究与探讨、洞天福地健康人居思想及景观营建研究、面壁十年图破壁——华中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博士点奋斗历程、新形势、新需求、新供给——后疫情时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转型实践、寻找常规景观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论坛上,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委员会主任、风景园林学科研究所所长、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风景园林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授刘滨谊认为,当代风景园林设计的生命美感在不断衰退,我们迫切需要思考风景园林的设计感的源泉是什么。设计感基于自然界的时空景观,源自人类个体的知觉,体现了个性化的人文美感追求,可被分为六类:空间和时间、五官感觉、知识和伦理、自然和人文、感觉和偏好、设计和志向。设计感是一切能力的出发点,也是一切设计类专业的关键。设计感的核心是从生命的知觉、认知、反应中产生的设计美感,刘教授重点就景观感应理论体系进行讲解,该体系沿袭前人对人类环境感应审美的五阶段研究,以形、象、正、理、神五种元素的关系及共同性为基础。“物景-情景-艺术境界”作为基本感应模型,其意为形、情、理三元结合,主客合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刘颂认为,风景园林专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理应积极参与其中。如何细化和落实绿地系统规划,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风景园林介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立足点。针对现有研究中忽视人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内外干扰下的动态变化等多种问题,刘颂教授提出需要在区域尺度上实现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平衡、生态空间动态模拟预测与权衡协同视角下进行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分级的三大优化途径。刘颂教授认为生态空间规划范式演进可以总结为从“底线思维”到“系统思维”,从“形态思维”到“价值思维”,从“管控思维”到“修复保育”。从“底线思维”转变为“系统思维”是要统筹全要素生态空间,动态、弹性的保护生态系统;从“形态思维”转变为“价值思维”是调控生态系统结构及生态系统服务以增进人类福祉;从“管控思维”转变为“修复保育”是引导生态价值实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教授万敏认为,文化景观是在特定时间内形成的、具有区域基本特征的、在自然与人文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复合体。在漫长时间中相互影响、逐渐进化并在地理上呈群集特征,山水网络是其群集表现的一种极佳的抽象与概括形式之一,作为整体呈现群集性文化景观状态与揭示其发展演变规律的思想框架、数据采样依据与数据库框架、为群集性文化景观研究提供方法论。对群集性文化景观及其适配性山水网络方法的研究,系统建构群集性文化景观的遗产知识体系、为群集性文化景观的遗产理论阐述服务、为群集性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发掘服务、为群集性文化景观建立系统性的保护思维。(戴菲 王通)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