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历】
吴霞,汉族,号白钰山人,别号:半商山人。1958年生于广东汕头,幼承家学,天资聪颖,好学肯钻。早年师从杨国生老师,打下扎实素描基础,而后师从岭南画师孙文斌、杨和明、蔡敬翔诸名家。后又得岭南大师关山月、黎雄才的指导,艺术造诣突飞猛进。潜心钻研民间艺术,学以致用,于1986年成功创办彩瓷壁画工艺厂,生产之彩瓷板壁画走销远近,声誉海内外。1996年赴京求艺,蒙名师周令钊、雷正民、启功、张虎等之悉心指导,技法、风格更趋成熟。1997年又创办了电脑石雕工艺厂。制作了《清明上河图》、《八十七神仙卷》、《一百零八好汉》等大型凹凸线石雕壁画,得到了当代名家启功、谢稚柳、苏庚春、孙轶青、沈鹏、陈立夫、冯远、徐邦达、王光英、单国强、单国霖、杨仁恺、关山月、黎雄才等的亲笔题词和关心,深受各界好评。他博学专攻,勤于笔耕,作品早在《华声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羊城晚报》、《中国艺术报》、《汕头特区晚报》等报刊发表。生平载入《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当代书画艺术家作品集》、《中国美术家选集》等。爱好书画艺术,长于研修。在创作过程中善于汲取前人的经验和艺术精华,师古不泥,大胆创新。经过反复锤炼,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主张艺术源于生活,擅长观察思考、提炼、升华,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素材,并获取创作灵感,创作出大量为人称道的优秀作品,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其作品雍容大器,古朴隽永;气势磅礴,意蕴悠长,颇受大众乃至国际友人的喜爱和青睐,具备较高的艺术品位。近四十多年,一边办工艺厂,一边拜师研究历代名人书画,把得来大半资金收藏了古今名家书画数千件,不少为稀世珍品,受到了上述名家的好评。现为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书画鉴证专家、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国博文物鉴定中心书画部副主任)专家、《悲鸿遗韵》徐悲鸿在南洋遗作画集执行主编、中国奥林匹克电视书画大赛执行副秘书长、外联部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汕头市人大代表、汕头市收藏家协会终生名誉会长(协会总监)、中国逸苑美术馆馆长、广东省汕头市人大代表。
《阿弥陀佛与八大菩萨立像》188cm×90cm 中国香港潮州商会主席马介璋先生珍藏
啸传万里,足立千秋
——细述艺术巨作《悲鸿遗韵》之编纂历程
徐悲鸿的精神和艺术,是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品德的高度凝聚。今天,当人们欣赏徐悲鸿遗留下来的书画作品时,不仅是从他那精湛的画艺中撷取艺术上的享受,而是追根溯源,学习和继承徐悲鸿的那种对祖国的深情,对人民的厚爱。徐悲鸿的遗作已经与中华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紧紧地融和在一起了。
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中)与《悲鸿遗韵》执行主编吴霞(右2)挪威收藏家赵文生(左2)、清华美院刘会营博士(左1)传统文化学者,徐悲鸿艺术研究策划吴槟(右1)赏鉴徐悲鸿大师巨作长卷《九骏图》
中央美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右2),挪威鉴藏家赵文生(右)与吴霞(左2),吴槟(左1)品赏徐悲鸿大师《九骏雄风》手卷
王春辰副馆长(右2)在中央美院美术馆接受吴霞(左2)赠的《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悲鸿遗韵》画集三册,央美副教授、博士《悲鸿生命》大展策展人红梅(左1)和吴槟(右1)
《悲鸿遗韵——徐悲鸿南洋遗作画集》自出版以来受到海内外广大读者的真心热爱,作为一本近现代画家的个人画集能够能够在数年时间内连出四编,并且汇集那么多名传遐迩的专家学者参与编辑,这在近二十年内的文化界,收藏界算是一件较为引人注目的事了。
于此,我想起了本世纪初在北京玉渊潭畔的一座小楼内,与时任《徐悲鸿纪念馆》副馆长郭莫孮先生聚谈时,他说:“徐悲鸿当年在南洋的遗作,不但精品颇多,而且件件体现了他在日寇入侵,民族存亡之际的那种心系祖国,心系人民,誓将敌寇驱逐出境的崇高民族精神。”并告诉我他正与汕头市收藏家协会会长吴霞先生酝酿,将徐悲鸿先生当年遗留在南洋及大西南的作品搜集起来,编辑成册,以为中华民族留下一份可资传世的文化遗珍。我对这种设想表示了极大的赞同,但也预感到此项工作繁重而庞大,编纂《悲鸿遗韵》乃是一项意义深远、繁重细密的工作,必须要有一批对徐悲鸿艺术有深刻研究的专家参与,方能不辱使命。
美国大都会鉴赏家朱旭初到大庸堂鉴选藏家送来之徐悲鸿妙品
谢楚余教授(右一)品评吴霞会长所珍藏之《徐悲鸿立马图》乃世上难得佳作(右二起吴霞、时国文、刘恕、陈镇坤、余统浩、刘耿雄、郑汉辉)
不久,便接到吴霞先生来函,邀我去汕头鉴赏他珍藏的历代名家书画。当时我与吴霞素昧平生,但盛情难却,就利用到广州美术学院讲课之便,专程到中国逸苑美术馆“大庸堂”拜访了吴霞先生,没想到,这次偶然的聚会,竟与《悲鸿遗韵》的编纂结下了不解之缘。
吴霞先生乃一儒商,擅鉴赏富收藏,能书会画且治学严谨,应邀绘制水浒108好汉长卷《英雄颂》送奥运组委会,受聘于国家发改委鉴定书画价格认证中心价格认定专家。可谓"藏珍赏鉴揽日月,妙逸丹青蔚云霞",实属难得之人才。我与吴兄把盏谈心,纵论古今,颇有相见恨晚之慨。依依惜别汕头,回京之后,吴先生把大量文稿、图片寄送到我的案头,并郑重告诉我,这些资料,都是经郭莫孮老师送徐庆平先生和谭勇前辈梳理过的。闻言,我更觉任重道远。
郭莫琮夫妇先后多年数次到大庸堂等地鉴选徐悲鸿名迹
国学大师文怀沙夫妇和文化使者林青品评悲鸿大师都匀土纸之《双骏水墨图》,称难得一见,水墨画之颠峰之作
经过挑灯细研之后才感到这件工作的难度远远超过了以前的预想,从征集到审定,从考证到撰文,每一步都要在扎实的学术基础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上进行,这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专门研究徐悲鸿艺术的资深学者参加。于是我特别邀请了徐悲鸿先生当年在北平艺专的得意弟子,时任徐悲鸿纪念馆艺术总监的郭梅苹老师出任本套丛书的艺术顾问,随后又有一批受各界推崇的徐悲鸿研究人员陆续加入编辑队伍,除已参加的郭莫孮、万伯翱、谭勇、张虎、吴霞先生外,又有古今明、汪志杰、朱旭初、蒋文光、吴起秀、邵晓峰、周卫明、维佳、胡文善、罗小华、吴槟等人从各地汇入。至此,这个编辑班子融汇了艺术界、教育界、出版界、收藏界、博物馆界、鉴定界一些卓有声望且品德优秀的专家、学者,为保证其学术价值奠定了基础。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先生为是册的题辞,更是对其艺术价值的崇高肯定。
中国传记学会会长万伯翱先生于大庸堂赏鉴悲鸿小品立马与巨幅八骏图(在新加坡江夏堂画赠王莹女士的)
徐悲鸿当年助教谭勇和吴起秀为《悲鸿遗韵》亲力亲为并题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从一开始就投入巨大精力的郭莫孮先生、编辑过程中殚精竭虑的汪志杰先生,以及对此书编纂给予全力支持的廖静文先生,未等全书出齐,就相继含憾辞世。他们对此书编纂所作的贡献,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而德高望重的古今明、谭勇先生、郭梅苹先生等,在编审过程中付出了巨大心血,却分文不取,无私奉献,体现了老一辈艺术家们崇高的艺术情操。
廖静文先生悉心为参与《悲鸿遗韵》编辑工作的各位藏家鉴定藏品
已故徐悲鸿大师弟子汪志杰(右一)和《艺苑缀英》主编周卫明(右三)与吴霞(右二) 在审稿
《悲鸿遗韵》艺术总鉴谭勇先生(左二) 及女儿、吴起秀(右二)和吴霞在谭府审稿时合影
徐悲鸿纪念馆廖静文馆长、徐庆平院长、汕头市收藏家协会吴霞会长伉俪共进晚餐
书画鉴定大师徐邦达先生对吴霞先生筹划出版《悲鸿遗韵》专集给予高度评价:“爱国专著,功在千秋”
原中国书协主席,艺术评说家沈鹏在家和吴霞赏鉴徐悲鸿大师《远瞩》战马图
徐悲鸿纪念馆原办公室主任,原《悲鸿遗韵》主编郭莫综先生(右),执行主编吳霞(左)赴珠海市为藏家鉴选徐悲鸿大师杰作
上海博物馆原书画鉴藏部主任单国霖(中)伉俪潮汕鉴定徐悲鸿大师等书画并为《悲鸿遗韵》题词,并与执行主编吴霞先生参观潮汕《九龙吐珠》古建筑群景点《中国历代百位状元墨宝碑林展廊》(吴霞工艺行承建)
如今《悲鸿遗韵——徐悲鸿南洋遗作画集》终于得以整理面世,背后凝聚的是诸多专家、学者、前辈为此付出的巨大心血,是他们每一个人的执着与信念铸就了《悲鸿遗韵》这部充满正能量的巨作。此外,我还要感谢海内外关注、支持和指点此书的读者,我们坚信,在编者和读者的共同努力下,徐悲鸿大师的艺术和情操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弘扬。
《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中国书店发行
《悲鸿遗韵——徐悲鸿在大西南遗作画集》四编将付梓之际,正逢全球范围内突遭病毒侵袭之时,毒疫的横行,无法阻止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也是我们所要树立的文化自信。愿此书的出版在举世协力抗疫过程中,能给读者们增加一点战胜毒疫的信心。这是对编纂者更高的肯定,也是对未能见到全书面世而又期待其有利于人类文化建设的编纂者的一种告慰。
刘建业
2020年小满时节于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