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历】
颉林,一九六一年出生,山西祁县人,山西省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研究馆员。一九八七年毕业于首都师大书法专业,二零零七年书法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结业,师从欧阳中石先生。
现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六届、七届硬笔委员会委员
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常务理事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理事兼草书委员会秘书长
山西省书法协会副主席
山西省文联委员
山西省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
山西华夏书画院院长
山西晋商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山西开明画院副院长
山西国学书画院副院长
吕梁市书协、青年书协、
硬笔书协名誉主席
吕梁印社顾问
祁县麓台书法社名誉社长
作品曾入选海内外书法展并有获奖。曾被评为“最佳书法家”、“中国美术网络中心书法十佳”、“世界华人艺术家”、“中国国学杰出贡献奖书画类金奖”。
正式出版有《颉林书法集》《颉林书法》《弟子规》《颉林书法小品集》等。
入编《中国文艺家传记》《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书法名家英汉辞典》等。
曾荣立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一等功、中国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送万福进万家先进个人”、山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山西省“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
2021年由山西省文联、山西省书协、大同市委宣传部、大同文联、大同书协在大同举办了“红星向党”颉林书法展。
2017年由山西省书协、山西省艺术创作研究中在在祁县举了“喜迎十九大翰墨抒情怀”颉林书法展。
碑学风骨写精神习帖能作书卷质
——记著名书法家颉林
颉林先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当代书法家,他的书法创作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和赞誉。他在书法领域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传承和创新上,更在于对中国书法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价值的深刻理解。在书法传承方面,颉林先生执着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尤其是对历代法帖碑文的深入研究和临写,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水准。
他从碑学和帖学两个层面吸取传统书法养料,展现了中国传统书法的精髓和独特魅力。从碑学层面来看,颉林先生对古代碑刻书法有着深入的研究和领悟。他的书法作品中融合了北魏、隋唐等时期的碑刻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表现形式。他的字形方正,结构严谨,笔力遒劲,富有力度和质感。这种碑学传统在颉林先生的书法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展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碑学兴起,清代为尊。后来碑学渐有消没的走向,到现在来看无论是书法展还是书法出刊,抑或是书法的修养与习练,碑学被边缘化的现象越来越鲜明。书法如若无碑学,必定缺少书法如作叩击山河的巍仪大气概。面对碑学不兴的现实问题,书法雄才颉林先生以非凡的碑学修养积淀,把碑学重新拉进文化传承的龙脉,挥笔纵墨如斩斫,把魏碑书风写得苍劲朴茂,充满了正大气象。
他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将古代书法的精髓融入到自己的书法作品中,使得其作品既具有古朴的风格,又有时代的气息。这种融合与创新,既保留了传统书法的碑帖灵魂,又让人们领略到笔墨当代时代的美学魅力,这从他的书法作品《无情岁月增中减》可以看得到,碑帖兼修,既有苍劲浩荡的精气神,也有以书载道的文化灵魂。在这样的书法作品里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愉!
颉林先生魏碑作品《山光清眼界 书味润心田》的艺术风格也是独具特色的,具有重要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价值意义。作品中的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字都有着独特的姿态和神韵,展现出了高超的书法功力和魏碑艺术表现力。为传统书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相当出彩的示范。把这种极有精气神的书法作品挂在雅舍厅堂,必是蓬荜生辉的文化力量,陶冶身心,激发情怀,具有很高的人文艺术价值。
从帖学层面来看,颉林先生对古代帖学有着广泛的学习和借鉴。特别是从二王、苏黄米蔡等书法大家的书法帖子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他通过对传统书法作品的深入研究和临写,不仅掌握了传统书法的技法精髓,更领悟到了书法艺术的灵魂和内涵。在书法实践中充分吸收了二王的笔法技巧,写出了笔画流畅、富有张力的笔墨形态。不激不厉追求在端庄的笔墨运行中见俊美,整体继承了文人书法优美风格,塑造出了结构严谨、气势恢宏的笔墨印象。在书法创作过程中,特别注意布局合理、错落有致,用来表达神采飞扬,总是能够遂心应手。这就是充分汲取二王法帖的章法特点,将自己的感情和气势融入作品中,使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习成结果
他的行草作品作品流畅自然,富有韵律和节奏感,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是因为他在书法创作中充分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气势,使得其书法作品非常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用笔流畅富有张力,在线条的的起承转合、提按顿挫之间,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书法的韵律感。颉林先生的书法作品字形端庄优雅,结构的均衡与对称、空间的虚实相生,都给人以节奏和韵律的美感。
再加上笔墨行气自然流动,高低错落布局合理,让每一件作品在整篇上都是气息贯畅的结果。这种运笔行气上的节奏感,使得他的书法作品更具有节奏魅力,可以把每一个字都写的生动有趣,一笔书成,气韵生动。比如《春园来继日,叠叶暗东西》一件草书作品,写得一划之内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笔里有墨,墨里有笔,写出了孤鹜与落霞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书卷气质,正是文人书法代不绝人的经典,也是令书法渊妙古今相续的经典。这种帖学传统中的节奏魅力,在颉林先生的书法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展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在书法创新方面,颉林先生善于从现代艺术、自然现象来表现行草书法的线条机变,把书法类万物之象的属性表达出了玄机要妙的内涵。他的书法以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的心境,写出了依书抒情,追寻书道真谛的境界。下笔有凌空杀纸的痛快,起笔则见鸾凤徘徊的优雅,字里字外充满相当耐读非常耐品的哲学品质,道可道非常道!提按顿挫亦使转,遂心应手妙无法,将传统的技法与以书抒情的心迹融作在一起,让书法生成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所能成的独特的魅力。牵丝映带而作刚柔相济,颉林先生的书法创作果然走进了放手写心的非凡境界!
碑学风骨写精神,习帖能作书卷质。颉林书法有着博涉多优诸书皆成的修养宽度,亦有妙作行草洒脱自如的修养深度。以文人修养加持笔墨的文化内涵,写得一手充满晋韵宋意的信札作品,不安排不造作。带着天质自然的笔墨脉络,写出了惠风和畅的意境,无论是《狂里轻世界 醉里得真如》还是《绿野春回生机蓬勃》都写得肇于自然,脱离书匠之窠臼,写成书神之奇迹。件件都是审美的琼花玉蕊,也是收藏的和璧隋珠。当代文人书法一枝笔,真实不虚,实力不凡!
著名书画评论家 罗扬 2023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