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日,一位六十多岁的阿姨来银行办理转账业务。大堂经理发现其微信上对方发来的转账信息备注里有英文词句和“跨境物流”的字样,立即提高了警惕。通过询问得知对方自称是阿姨早年间的战友,退役后在国外生活,去年年底通过微信添加了阿姨,表示想赠与阿姨一栋房产出售所得的三百万元人民币现金,现在需要阿姨先支付跨境物流费用三万元人民币。
涂经理当即判断阿姨遭遇了电信诈骗,将她带到营运主管陈行长的办公室进行进一步的劝阻。
陈行长向阿姨指出骗子提出的邮寄现金方案并不可行,且对方在境外也不可能兑换如此大额的人民币现金,最终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成功劝阻阿姨给骗子转账,避免其大额财产损失。
近年来,针对老年群体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部分诈骗分子利用微信等聊天软件针对老年群体缺少关怀、易轻信网络信息等特质,冒充其亲人或者编造中奖、继承等消息进行诈骗。
根据本案例总结出该类诈骗的常见情形:
1.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许多不法分子通过盗号软件盗取QQ号、微信号或者通过网络泄露的隐私信息冒充当事人与受害者聊天,实施网络诈骗。
2.网络诈骗中,犯罪分子常常使用修图等方式伪造银行凭证,骗取受害者的信任。
3.此类网络诈骗中,一般双方不会线下见面,受害者无法完全核实对方身份,且犯罪分子有时会使用变声软件伪装自己。
4.此类诈骗不管编造何种故事,其最终会以手续费、物流费、保证金等各种理由向受害者索要费用。
5.诈骗分子给受害者提供的转账账户一般为境内个人账户,受害人转入后,资金会迅速提现或拆分转出至境外账户,以至难以追索。
6.诈骗分子会在交流中以各种话术恐吓或者引导被害人对交流内容保密,防止被家人或朋友识破劝阻。
最后建行园岭支行提醒广大消费者:诈骗套路千千万,擦亮眼睛慎转账。
1.陌生信息要谨慎:面对社交软件上自称熟人或同学添加好友,或亲人发来陌生网址、借款消息等情况,要谨慎核实对方身份,请勿轻信对方、随意点击链接。
2.各种费用莫轻转:收到各种提前索取“手续费”、“物流费”、“保证金”等要求的信息请勿轻易转账,要核实费用的真实合理性。
3.遇到可疑寻帮助:在遇到“中奖”、“司法”等内容的短信时,请及时告知家人,并与有关部门核实情况或咨询银行专业人员。
4.反诈软件要备齐: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可以有效识别收到的可疑短信和诈骗电话,帮助消费者守好钱袋子。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