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普: 美丽乡村最美“画师”——记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墙画艺人

2025-11-07 10:35:50     来源:

图为 美丽乡村最美“画师”师王其普正在创作墙画

在广阔的辽松平原上天高云淡,洁白的羊群,奔腾骏马,悠场的蒙古长调悲壮而雄浑地诉说着科尔沁草原美丽与奔放。古老的西拉木伦河缓缓流淌,像一个历史老人一样见证着“哲里木盟”过去与当下。一提起通辽市奈曼旗许多人就会想起“蓝天白天、草原羊群、奈曼版面、奈曼怪柳”等等,一张张具象化的草原名片在脑海里驰骋……然而,在这个多民族的艺术之乡一提画画,七里八乡的乡亲们就会竖起大拇指说:画的最美的画家是王其普。他实实在在,勤勤恳恳,用手中的画笔,以墙为画布,竭尽所能,行走在乡村之间,用最纯烈的笔墨给美丽的乡村增添了更有活力与朝气的笔墨丹青,使这里的乡村变的更加美丽富饶。

图为慕名而来爱好者到小院欣赏墙画艺术

母亲的熏陶 父亲的无奈

在金秋瓜果飘香的季节,当走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八仙筒镇芒石村王其普的家时,道路两边成熟的玉米、向日葵装满沉甸甸的果实迎接着丰收到来。我们一行人也慕名而至到这个艺术范十足的农家小院。一进小院映入眼帘是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岳阳楼》、《富春山居图》、《桃花源记》及房屋正墙面的水墨山水画特别抢眼,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也好像走入了艺术的殿堂。对于王其普自家小院装装扮成这样是跟他几十年写写画画分不开的。

坐在小院看着这个已知天命,一米六几的个,面如重枣,一副和善朴实的面孔,给人一种踏实放心的感觉。了解到他画画的历程也绝非偶然。在王其普很小的时候,妈妈是个会缝缝补补,也会用火柴盒,香烟盒画画的农家妇女。在那个辛苦的岁月,对于兄弟姊妹六个的大家庭来说,妈妈要照顾好一大家子真不是易事。妈妈在闲暇的时间里常常给他们讲民间故事,并在烟盒和废旧的报纸上画《水浒传》,《西游记》或者年画等人物,给他幼小的心灵种下了绘画的种子。一放学,王其普也拿着妈妈画过的烟盒和报纸上一丝不苟模仿着画。到了八九岁时,孩子们都看小儿书,王琪朴妈妈看着儿子喜欢画画,也不知从哪里借来几本小儿书,让他学着画。当到了小学四五年时,小小的王琪朴也学会了捡些旧脚底,布头,或者掏黄花菜,蒲公英去供销社去换钱,然后去书店买小儿书,回家没事就照着小儿书画。在上初中时,用王琪普的话来说:“不知我喜欢画画,还是喜欢小儿书,懵懵懂懂就爱上了画画这行。那时候各村都放电影,只要我知道了,就早早地跟大人去各村看电影。放的电影大部分大都是战斗片,一回到家就都记在心上,用数学作业本的背面把电影镜头画下来,电影台词也能背下来。然后在把‘再见’写在作业本上。每当星期五开班务会时他就会站在讲台上,老师就用教鞭教育批评一顿。但是,那时候虽然不懂事,也知道自己错了,用现在的话说自己也是个“熊孩子”。无论老师怎样批评我,也一直没有改变我对画画的追求。说实话,我现在也没有把画画弄明白,就是喜欢和爱好这行。”

“妈妈的个人爱好给了我另一个世界。”王其普这样一句话道出了从业心里话。那时他们家每年还要种四五十亩庄稼地,农闲的时候父亲在家里喜欢玩老牌,大人们都抽着老旱烟,呛得我睡不着,我就在炕上一边闻着旱烟味一边画啊,写啊!打牌的叔叔说,庄户人家孩子要好好学习,不了就好好种地,画画写写是没有出息的。当时,父亲也同意一些村里人的看法,也不太支持我画画。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整个国家都不富裕,一个普通的农民家里都很穷,王琪普家中父亲的无奈,也说明家里很穷,不能有非分之想,孩子的前途命运只能听天由命。在妈妈的熏陶下,从小就较真执着的他,就敢拿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倔强性格,就朝着这个目标在人生道路上踽踽前行,从不灰心,青灯黄卷,纸上波澜,笔下春秋就是自己的命。

图为王其普创作巨幅墙画《诺恩吉雅》

苦心人 天不负

每当王其普读到韩愈的《师说》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就特别忐忑而内疚。在他天真烂漫的童年到年轻气盛的高中时期,一直都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王羲之、赵孟頫、褚遂良、颜真卿等书法大师及国画大师书画艺术。为了能找个老师指点迷津,他就四处“拜师学艺”。当听说照像馆画布景的老师绘画书法特别好,经人介绍就去通辽、沈阳的照像馆当义工,跟师傅们学习了二年画布景画。师傅们每画一幅布景,他都会要用“人脑拍照”,把布景画牢牢的记在心里,晚上回来潜心钻研,细细揣摩,然后在从书籍中找到理论依据,不断寻找艺术的真谛。一个师傅看他这样苦学绘画书法艺术,对他产生了好感,苦口婆心地手把手教了许多地书法绘画技法。但是,王其普没有去用传统意义去拜这个师傅为师,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时至今日,王其普没拜正二八经地拜过一师,一会儿觉得是一件憾事,有时又觉得没有什么。只想自己肯吃苦,肯学,以老百姓为师,一定会得到老百姓的认可。人生的每一步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村结婚流行“三高一低”,结婚时都要在新柜子面上或者柜玻璃面上画些花鸟山水,民间传说等象征着幸福吉祥的“柜画”,给新人送去美好的祝福。那会儿在当地村里要办婚事新人都要跑到奈曼旗或者上去找人画。冬天零下二三十度,跑几十里的路程,把人折腾的够呛。王琪朴看到这种情况,还愁英雄无用之地,就跑到七里八村给大伙宣传说他能柜“柜画”,让村民不用跑冤枉路,走哪么多路,在家等着就行。一开始有家亲近的人说,老王家的“小六”会画画,不行去试试。没过几天试过的人都夸王琪朴画的太好了!并说,这个家“小画匠”还让他们省时省力又省钱。从此,得到乡亲们的认可的和赏识。那会儿王其普为了给乡亲们解决这个难题,他提前就备了前课,骑自行车来回跑几十公里去画回“柜画”去人家店里偷偷地学人家如何画“柜画”,并去奈曼买了广告颜料等用品,回家不知试验着画了多少幅,才敢有底气给乡亲们画。而后,又遇上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让他大显身手。“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王其普把这句话作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通过老乡们宣传和介绍,奈曼旗乃至通辽的大小学校都络绎不绝来找他去学校大宣传墙上画“普九”宣传画和写宣传标语。那时一天忙的连饭都顾不上吃,白天画不完,就挑灯夜战,绝对不辜负老师及乡亲们的信任和厚爱。

以百姓为师 业无惑

“一墙一世界,一画一传承。”,在这个看似小小的墙隅之间,对于王其普来说,这里承载着太多的历史文化记忆,传承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最优秀的传统美德,也展示了当下国家繁荣富强,政通人和,欣欣向荣的盛世中华。四十多年来,他不知画了多少墙画,写了多少宣传标语,最让他得意是创作《昭君和亲图》。在创作这幅千古名作时,许多老乡都在他画的同时都毫无保留地提出了他们心中的“昭君和亲图”,为了不辜负父老乡亲们的厚爱,四处查阅大量史书文献,汲取历代笔记小说从诗篇和民间传说,以及名人书画中按图求索,取其精华。然后再让老百姓现场评说好和满意方才为行。王其普的《昭君和亲图》在墙壁在徐徐展开,明妃端正秀美,迎亲的使团栩栩如生,壁间构图巧思生辉,每一笔都蕴藉心思,勾勒出汉匈和睦共处一家亲的和谐场景。此时的小镇文化墙不再乏味,一排排饱满而赋予了生命,墙面丰富多彩,不再让乡村单调,墙画将想象形象化,生动立体跃然于墙上,妙趣横生也给墙画赋予了灵魂。也将历史的辉煌与灿烂用老百姓能看得懂,听得懂艺术载体呈现在每日的人间烟火之中,沉浸在美丽富饶乡村之间。

图为 王其普创作的《昭君迎亲图》

一个普普实实的农民,几十年如一日,在这块神奇的草原创作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我爱你中国》、《秋收》、《诺恩吉雅》等脍炙人口的墙画和笔墨丹青画。他以墙为画布,以美丽乡村为创作源泉,在广阔天地尽情地用心爱的笔墨丹青勾勒出一幅幅老百娃看得懂,欣赏了的“千里江山图”。无论是从海拉尔到乌海;还是辽宁的铁岭到河北张家口见过他画画的老百姓都特别认可和喜欢这个“大画家”。因为,在中国美丽的乡村每天最热闹,人气最旺的地方就是全民运动健身广场,醒目高大的墙画夺目耀眼,水墨山水,诗词乐赋,民间传统故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标语和书画艺术直观而熟悉,使老百姓心情更加愉悦,乡村更加美丽幸福。这绚丽多彩的墙面就王其普耕耘的沃土。用他的话说:我非常热爱这片沃土,也深深地扎根在这块生我养我的地方,老百姓是我的画画老师,只要他喜欢,我就会用一生时间为他们画画。

家有贤妻心无忧

人常说:“家有贤妻心无忧”。在这条崎岖的艺术追求之路上,最让王其普欣慰是他的爱人始终如一默默地支持和关心分不开的。他跟爱人在一个村里长大,两家隔着一条大路,从小一起玩耍,两小无猜,青梅竹马。高中毕业后,爱人当了民办老师,而王祺朴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老父亲又不太愿意小儿子干这行的情况下,还没有结婚的爱用微不足道的工资默默地资助着心爱的人。并且一直鼓励王其普向书画艺术上发展,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当民办教师时,爱人又要到附近的村里去教书,还要来回往家里跑照顾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和一双父母高堂,无论多忙多累爱人都觉得把时间多留给自己的丈夫,让他不分心,好好珍惜时间,勤学苦练,融入这个奋斗拼搏的时代。

为了不耽误丈夫的事业发展,三个孩子的抚养与教育的担子都落在了文弱的爱人身上。妻子还要省吃俭用,从微不足道的工资里买一些笔墨纸砚等学习用品,关心爱护支持着自己男人的事业。无论是春来暑往,刮风下雨;还是孩子头疼感冒,她都抱着相夫教子,全都为了这个家而奋斗拼搏不止。含辛茹苦几十年,如今两个女儿培养出人民教师,儿子大学生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当兵,在部队也此事了父亲的专业,也受到的战士和首长的一致好评。今年八月份,儿子退伍后又参加了招聘考试,没有想到也被录用。现在王琪普爱人已经退休在家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庭琐事,说起自己一家所走的路,她面带微笑地对我们说,我们这一家应该感谢共产党,让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人过上多少辈子不敢想的幸福和谐的生活。我们一家以耕读传家,以善良厚道为人,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干事,始终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老老实实地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万里江山皆热土,神州何处不家国。”这是通辽一位知名的文化学者对没有专业文凭的王其普评价。 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用四十多年的时间苦苦求索,勤学苦练,默默无闻,把自己最喜爱的爱好当成一生的追求拼搏奋斗,为家乡的美丽贡献自己所有光与热。一幅幅墙画,一条条宣传标语成为他心中永远的丰碑。他也被当地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美丽乡村最美丽的画师”。(畅 文 图/文)

 

标签:

猜你喜欢

台湖大集核心硬件升级完成,京城烟火地标开启惠民新篇章
为何顶级腕表,都选择与“钛”共舞?——从奢侈品设计看中国钛材料的崛起
八年护航,使命在肩!苏州金龙硬核品质服务进博会为中国智造添彩
爆款带动实现第一增长,海尔冰箱又发AI+方案
专访新加坡管理大学朱飞达教授与复旦大学卢暾教授:共绘人工智能与数字社会的战略蓝图
进博会有哪些“AI好物”?三星展台藏着许多黑科技
夏廷毅教授开启科普大讲堂:推行肿瘤治疗模式的重大变革
屯溪老街必冲宝藏大集!11月7-9日,供销助农嗨翻天,田园徽州1号店开业狂欢迎你来!
锁定11.7-9屯溪老街!免费听郭有才《诺言》现场Live,逛皖南供销大集,探田园徽州新地标!
九方智投侯文涛:四季度慢牛未改、风格切换,AI应用与创新药成新焦点
珩祥科技锚定国策!AIoT 数智用电论坛筑牢数字中国安全基座
CLARA品牌第33届深圳礼品展圆满收官,匠心引领风尚
行业聚焦|海普诺凯能立多升级版亮相进博会,低敏赛道再添“实力派”
市舶士与天猫超市臻选达成战略合作,“科技鉴果”引领榴莲品质升级
斯坦星球信奥C++开放日:清北复旦大咖揭秘AI时代学信奥到底有什么好处?
执行秘书长张金军:以核心角色、关键行动赋能金属家居,彰显行业价值
拜耳曼月乐进博焕新,助力女性健康与生育力保护
五赴进博会:IAM 与华为空净共推无耗材空气净化器,定义高端空净新价值
丛子辐射双方程电磁核电统一突破,丛子超赛引领技术革新
瑞派明星专科:精工修复,重建生命行动基石
华北年度茶宴!第八届华巨臣北京茶博会盛大开幕!
亚视短剧×Innokids英之子乐队联合首发英文《十五五之歌》AI MV
微众银行携手工信部展开战略合作 微业贷以数字金融破解中小微融资难题
顶刊研究+道地药材,吉林敖东安神补脑液 破解抗衰密码
抗衰光子·价值蓝海|“强脉冲光国际培训交流中心”正式落地成都艺星
飞诺门阵斩获科技创新多项殊荣,入选北京人工智能治理案例集
健康科普如何“去伪存真”?这场大会给出破局答案
全链路重构高端厨房!卡萨帝发布三大解决方案
卡萨帝冰箱收纳师系列:行业唯一平嵌自由组合
「粤」动全城,全域共振,抖音生活服务《“粤” 一夏夏》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