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从承载三十余年记忆的传统市集,到如今集购物、美食与民俗体验于一体的“宝藏地”,通州区台湖大集的核心硬件升级工程已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本次升级紧扣“惠及百姓、服务生活”的宗旨,通过地面硬化、车位规划、文化墙建设等实质性改造,让这座“北京大集人气王”的体验感与美观度大幅提升。这一民生工程的落地,正是“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的基层实践缩影。 以此为基石,台湖大集正持续注入新的文化活力,在升腾的烟火气中,更稳健地托起百姓“家门口”的幸福。

曾经,“停车难”、“环境旧”是制约大集体验的民生痛点。此次已完成的核心升级,对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善:
• 交通与环境提质:完成了全场地面硬化,彻底告别“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积水”的过往;规划了近560个机动车停车位及规范的自行车停放区,极大缓解了拥堵,让“赶集路”成为“舒心路”。 • 文化形象初显:精心打造的民俗文化墙与整体墙体翻新,将市井烟火与艺术美感相结合,为市民提供了绝佳的拍照打卡背景。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源于最朴素的初衷——真正服务于百姓的日常采买与休闲生活。一位常来的居民感慨:“现在来赶集,路好走了,车好停了,环境像公园一样,这才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好事!”

底蕴传承,七百摊位承载百姓生计与梦想
台湖大集的魅力,不仅在于环境的焕新,更在于其深厚的人文底蕴。作为拥有713个摊位的巨型市集,它不仅是通州人的“菜篮子”,更是无数个体经营者低门槛“微创业”的孵化空间。
升级后的大集,功能分区更加清晰:
• 超过460个农副产品摊位,持续供应几毛钱一斤的应季蔬菜和“搓堆儿”的实惠果蔬,牢牢守护着居民的“钱袋子”。 • 特色小吃街汇聚南北风味,从传统羊杂汤到年轻人追捧的“周周肉蛋堡”,满足全龄段的味蕾。 • 服装百货区物美价廉,覆盖日常所需。
这里既服务通州本地居民,也吸引着朝阳、海淀乃至津冀的市民专程前来,在淳朴热闹的市井气息中,承载着百姓的生计与休闲梦想。

持续焕新,塑造民俗文化体验新标杆
以硬件升级为坚实基础,台湖大集的文化内容焕新之路已然开启。未来,市场将依托已建成的演艺区等空间,持续引入民俗表演、非遗互动、文创市集等多元化活动,致力于从传统的购物场所,向一个持续生长、充满惊喜的民俗文化体验平台演进。
配合规范的管理、公平秤和专职疏导员,台湖大集正努力让每一位顾客不仅能安心消费,更能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温度与魅力。


如今,台湖大集已成功构筑起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桥梁。它从一个侧面印证,将民心所向的“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实事,正是治理成效最生动的体现。 这项真正惠及百姓的工程,既提升了生活的便捷度,更守护并活化了一座城市最具温度的烟火气,为“通州人的宝藏地儿”写下新的时代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