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华东引入的吲哚布芬片(引朵),正逐渐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中流砥柱,那么除了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还能在哪些疾病领域发挥疗效呢?相较于同类吲哚布芬片具有哪些显著的优势呢?
广泛的适应症
吲哚布芬片(引朵)的适应症广泛,主要用于以下疾病[1]:
1.动脉硬化引起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变:常见的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吲哚布芬片(引朵)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血栓的形成,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2]。
2.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如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吲哚布芬片(引朵)可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复发,尤其适用于对阿司匹林不耐受的患者[2][3]。
3.静脉血栓形成: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吲哚布芬片(引朵)能够减少血栓的扩展,促进血栓的溶解,改善血液循环[4]。
4.血液透析时预防血栓形成:对于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吲哚布芬片(引朵)可有效预防透析过程中血栓的形成,保障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5]。
突出的治疗优势
1.出血风险低:吲哚布芬片(引朵)对胃肠道黏膜的损害较小,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远低于阿司匹林[6]。其抗血小板作用可逆,停药后血小板功能能快速恢复,进一步降低了出血风险。
2.安全性高:吲哚布芬片(引朵)的抗血小板作用稳定,不良反应少,适合长期使用。它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较少,为联合用药提供了安全保障。
3.适用范围广:吲哚布芬片(引朵)不仅适用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还适用于老年患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只需注意调整剂量。
4.精准靶向:吲哚布芬片(引朵)的选择性抑制机制使其在抗血小板聚集的同时,对正常生理功能的影响较小,实现了精准治疗。

更友好的作用机制
为什么吲哚布芬片能治疗这么多的疾病类型,而且还具有这么好的安全性呢?这是因为吲哚布芬片(引朵)是一种新型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具有更友好的作用机制。
它通过可逆性地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1(COX-1),减少血栓素A₂的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1]。与阿司匹林的不可逆抑制作用不同,吲哚布芬片(引朵)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停药后24小时内血小板功能即可恢复,这使得它在围手术期使用更为安全。而且吲哚布芬对胃肠道前列环素合成的影响较小,这就使得吲哚布芬引起的消化道溃疡、出血以及不良反应的风险低于阿司匹林[7]。
总结
吲哚布芬片(引朵)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药物,凭借其独特的药理机制、广泛的适应症、低出血风险和高安全性,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重要选择。尤其对于阿司匹林不耐受或存在禁忌的患者,吲哚布芬片(引朵)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案。然而,使用吲哚布芬片(引朵)时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引朵(吲哚布芬片)说明书.
[2] 杨霞,刘维,陈恳,等.吲哚布芬片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变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4):359-362.
[3] 张志勇,郭浩,杨宏昕.吲哚布芬对比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4,24(06):369-374+409.
[4] 郑宇静,赵紫楠,张天齐,等.吲哚布芬用于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4,24(03):317-321+326.
[5] 郭慧琳,张楠,武豫皖.吲哚布芬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AVF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5,25(01):56-59.
[6]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卒中学会,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常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不耐受及低反应性人群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1, 29(5): 241-50.
[7] 王蕾,董少元,原文龙,等.吲哚布芬联合尼可地尔对高出血风险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24,21(06):691-6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