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台后的时钟指向 23:07,店里只有三四位客人,各自低头忙着。靠窗的位置,吕编辑已经坐在那里,桌上摊着一本厚厚的书稿,眼镜片在灯光下泛出淡淡的光。
“你还是老样子,总爱挑深夜。”段元诚笑着坐下。
吕编辑抬头推了推眼镜,说:“白天太吵,只有这个点,字句才安静。”
他们点了两杯黑咖啡,苦涩的香气很快弥漫开来。窗外是飞驰而过的出租车,偶尔有下班的行人匆匆而过,影子在路灯下拉得很长。
段元诚随意翻了翻那份书稿,都是修改过的痕迹,红笔圈圈点点。“你还真是一丝不苟。”他说。
吕编辑合上稿子,笑了笑:“编辑就是这样,看别人写的,改别人写的,像个无声的影子。但影子有时候也想看看灯火。”
他们聊起最近的生活。段元诚说起一次旅途的见闻:深山里的一座小站,唯一的乘客是一个背包客;而吕编辑说起旧书摊淘来的诗集,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火车票。两个人的声音在深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像水面上的涟漪,缓缓散开。
咖啡喝到一半,窗外下起了小雨。霓虹在雨幕里模糊成一团,城市显得温柔又陌生。段元诚盯着窗外发了一会儿愣,说:“你有没有觉得,这个城市越亮,就越让人孤单?”
吕编辑没有立刻回答,只是轻轻敲了敲咖啡杯,说:“所以才需要有人一起坐下来。”
午夜的钟声敲过,他们才起身离开。街头的雨还在下,伞下的两人影子并排向前,像是在灯火和雨声里,悄悄留下一段不会消散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