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说,李家超行政长官今年的《施政报告》是特区政府成立以来最好的《施政报告》。这个说法虽然在社会上难免有不同看法,但各方面对今次《施政报告》的正面评价多过以往的《施政报告》,这也的确是事实。在笔者看来,这显示李特首及其领导的特区政府施政渐入佳境,应该是社会各界乐意见到的发展进步,其中一些经验特点值得分析总结。
笔者特别看重今次《施政报告》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思维与部署,具体看法有4点:其一,《施政报告》不仅有专章论述如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而且整体施政部署都贯穿了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大思维,展现了在强国建设新时代,香港发展的大视野、大格局;其二,香港引进产业改变眼睛向外的旧有习惯,既向外也向内,依托国家所拥有的全球独一无二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带动香港的产业拓展;其三,突破「香港的制度体制优于内地」的传统思维定势,直接借鉴内地的体制机制优势加快北部都会区建设;其四,国家发展有两个大局,既有国内大局,也有国际大局,香港就像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一样,融入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格局,机遇无限,空间无限。
香港发展布局须有国家大思维
香港的命运与祖国紧密相连,祖国的发展始终是香港发展的最大依托,香港的角色和定位,一直以来都是随着国家不同阶段发展战略作出调整和适应,并从中得到巨大的发展空间。
强国时代的香港发展布局,必须要有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大思维。今年的《施政报告》鲜明突出了这个特点:第一段就开宗明义说,这份《施政报告》亦是香港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实现突破新局面的策略部署,并且特别强调,国家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贡献全球经济增长超过三分之一,是香港发展的最大机遇。从《施政报告》的总体布局可以看到,在强国建设的新时代,香港以怎样的新思维、融入怎样的国家发展大局。
香港引进产业既向外也向内
当今中国,不仅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的国家,而且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持续的技术创新以及应对全球市场的适应能力。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稳居世界首位。如何依托「制造强国」优势,带动香港的产业发展,是摆在香港面前的重要课题。
对此,《施政报告》以非常积极的态度作出了实际可行的部署,主要体现在:利用国家的产业优势加快建设北部都会区,推动产业发展和革新,以及加快引进内地新兴产业如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机械人、新能源及先进制造业等;同时,还着意创造条件,吸引内地具代表性的产业龙头落户香港,发挥示范作用。
过去,香港引进产业,多是习惯眼睛向外。现在则是既向西方引进先进企业,同时也向国内争取国际领先的产业龙头进入香港平台。这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一种新思维,也是香港产业发展一大突破。
参考借鉴内地体制机制优势
国际上研究中国快速发展奇迹的学者和机构普遍认为,中国的制度与体制优势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央也一再强调要坚持制度自信。如何借鉴内地的体制机制优势,也是摆在香港面前的重要课题。
毋庸讳言,香港多年过于强调保持原有制度不变,以至形成了一种「香港的制度体制优于内地」的思维定势,对内地的体制机制采取排斥态度。今次《施政报告》直接借鉴内地的体制机制优势,以加快北部都会区建设。这是特区政府施政思维的一大突破,也是今年《施政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
夏主任在调研中特别强调,加强大湾区互惠合作与联动发展,要「勇于改革、敢于破局、不断创新」。其实,这也是提示香港,要解放思想,打破旧框框束缚,善用「两制」之利,充分发挥粤港澳各自优势,择优衔接融合:若香港或澳门有好的规则机制,广东就向港澳衔接;倘广东方面有些做法更有利大湾区联动发展与对外开放,港澳就向广东对接。
对北都发展「心急如焚」的李特首,外访回港后第一时间召开会议,总结夏主任的指导和意见,部署落实。北部都会区统筹办事处亦在今年3月,前往考察最先采用「1.5级开发」模式的深圳前海。李特首最终在新一份《施政报告》中宣布,借鉴内地的「1.5级开发」模式,推出「分阶段模式」。事实上,按照香港原有的固定程序,一个项目从立项到实施,没有十年八年难以成事。若沿用香港老路,北都建设不知要拖到何年何月。《施政报告》以深化改革新思维,参考借鉴内地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安排,大大加强了外界对北都建设的信心。
融入国家发展的国际大局
国家发展有两个大局,既有国内大局,也有国际大局。香港既要融入国家发展的国内大局,也要融入国家发展的国际大局,就像香港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一样。当今世界,美国大搞单边主义,在全世界挑起关税战。我们国家则反其道而行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香港发挥独特优势,全面参与国家新时代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也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施政报告》对此作出专门部署,抓住全球贸易秩序重塑的机遇,适应内地企业开拓新兴市场的需要,将重点放在「走出去」。香港发挥联通世界的出口平台作用,利用金融、贸易、专业服务、供应链管理、专业网络等优势,既服务于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大局,也做大做强香港经济,为惠民生添幸福打下坚实基础。
过去,美国经济不好,全球经济一定不好;今天则不一样:美国经济不好,全球经济不仅不一定不好,而且给新兴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也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国际大局的新态势。香港融入其中,可谓是:机遇无限,空间无限。(作者为全国政协常委 姚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