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的浪潮中,真抓实干宛如一座明亮的灯塔,为我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它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力量。
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从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到百姓的日常民生需求,每一项事业的推进都离不开真抓实干。然而,现实中却仍存在一些不良现象。部分地方在推行数字政务时,盲目跟风,大量政务应用程序一拥而上,本应简化的流程反而变得繁琐,“指尖之便” 沦为 “指尖之负”,耗费了大量资源,却未给群众带来实际便利。还有一些干部,调研时搞作秀式、盆景式的形式主义,下基层只是走马观花,拍拍照、做做样子,根本没有真正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这些行为,都是只 “造势” 不 “做事” 的典型,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毫无成效,与真抓实干的要求背道而驰。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无数优秀的领导干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真抓实干的深刻内涵。焦裕禄在兰考任职时,面对内涝、风沙、盐碱等严重的自然灾害,他不顾身体病痛,带领干部群众深入一线,查风口、探流沙、治盐碱,以 “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 的坚定决心,为兰考的发展付出了全部心血。廖俊波秉持着 “认准的事,背着石头上山也要干” 的信念,一心扑在工作上,为百姓排忧解难,为地区发展四处奔波,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不图虚名,不务虚功,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群众谋福利,为地方谋发展,成为了广大干部学习的楷模。
对于我们这个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国家而言,真抓实干的意义不言而喻。它是我们跨越艰难险阻、实现宏伟目标的有力武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无论是科技创新的突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是生态环境的保护、民生福祉的提升,都需要我们每一位干部群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只有摒弃形式主义,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投入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才能让各项政策落地生根,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以真抓实干为笔,以拼搏奋斗为墨,在时代的画卷上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牢记使命,勇挑重担,以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的勇气,“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的劲头,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坚实的足迹,让梦想照进现实,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玉田镇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