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5日,由海思科医药集团自主研发的外周κ阿片受体激动剂安瑞克芬注射液又一适应症获批——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脏疾病相关中重度瘙痒成人患者。这是首个在中国获批治疗成人血液透析患者慢性肾脏疾病相关瘙痒(CKD-aP)的高选择性外周κ阿片受体激动剂,标志着我国在该靶点创新药领域取得关键性突破。
机制驱动,“靶点”止痒
安瑞克芬为四肽化合物,通过对药物结构优化,使其对κ阿片受体靶点具有高选择性和亲和性。针对慢性肾脏疾病血压透析患者常见的皮肤瘙痒,该药能通过抑制特定的神经递质的释放,减少瘙痒信号的传导,起到抑制瘙痒的作用,同时通过作用于免疫细胞,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起到缓解瘙痒症状的作用。
且安瑞克芬创新的药物结构,使其具备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的特点,限制了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在很大程度减少了失眠、烦躁、成瘾性等传统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1][2]。
安瑞克芬相关研究成果被国际顶级期刊《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刊发,肯定了其能显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瘙痒评分及生活质量,且一周内起效、长期应用持续缓解患者瘙痒,肝功能不全、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药物间相互作用风险小,不良事件发生率未见显著增加。
打破僵局,重塑信心
CKD-aP对透析患者生存质量而言一直是“沉默负担”,该症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临床对其治疗多停留在皮肤科领域,常采用抗组胺药物、外用药物以及局部物理疗法等方式短暂缓解患者瘙痒症状,无法从发病机制上解决问题,这也造成了血液透析患者对当前的止痒治疗仅抱有“精神上的安慰”。
一周起效、长期应用持续有效、成瘾风险低、不良反应少等优势,让安瑞克芬具备了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基础,为CKD-aP患者提供了更有“靶点”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解决了临床医生长期以来只能“治表皮”无力“治内里”的困境,让临床和患者双方有望重塑“止痒”信心。
从“忍”到“止”,未来可期
CKD-aP不仅是“痒”这一个皮肤症状,同时还伴有皮肤干燥脱屑、灰褐色斑块、白色结晶粉末等,严重影响患者专注力和社交活动。而且,随着瘙痒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液透析患者还饱受长期睡眠障碍、负面情绪的困扰,由此而产生的抑郁、疲惫、眩晕患病率为无瘙痒者的2~3倍,且疾病远期结局明显恶化。
安瑞克芬创新的药物机制和显著的临床效果,能让CKD-aP患者从以往的“忍痒”走上科学“止痒”的道路,继而大幅降低患者因瘙痒难忍而出现的治疗信心不足、带病生存意愿减弱、不良情绪反复发作等情况,从而与临床医生形成良性互动,提高患者长期生存周期,让患者坚信未来可期。
[1] Wang X, et al. Antinociceptive and antipruritic effects of HSK21542, a peripherally-restricted kappa opioid receptor agonist, in animal models of pain and itch[J].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2021, 12: 773204.
[2] Pan M, Wang G, Zhou L, Xu Y, Yao L, Wu C, Mei C, Zhao Z, Sun D, Guan T, Chen Q, Shi M, Xu H, Zeng W, Li F, Yan R and Liu B-C (2023),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HSK21542 for hemodialysis patients: a multiple ascending dose study. Front. Pharmacol. 14:1203642.
【本资讯旨在提供前沿医学信息与研究进展,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不属于产品推广和广告用途。文中内容不能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视为诊疗建议。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在对文中涉及到的任何药品进行处方时,请严格遵循产品最新详细处方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