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以案说险”风险提示
在当今社会,残障人士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心和保护。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将罪恶的黑手伸向了他们,利用残障人士渴望改善生活状况的心理特点及在信息获取、行动能力等方面的不便,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以高额回报、政府补贴、慈善救助等为诱饵,诱使残障人士上当受骗,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于2025年5月30日发布声明,揭露了不法分子假冒其名义开展“助残基金申购”等诈骗活动。2025年6月3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再次发布声明,指出不法分子以“国家扶贫”、“投资返利”为幌子,通过伪造APP、虚假会议等手段疯狂敛财,全国已有多名残疾人及家属受骗。
不久前,一位视障客户李大爷来到交行网点,神色慌张地要求汇款。工作人员见其状态不对,便耐心询问情况。原来,李大爷接到一个自称是某知名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李大爷中了高额奖金,但需要先缴纳一笔手续费才能领取奖金。李大爷信以为真,准备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汇出。工作人员凭借经验判断这极有可能是一场诈骗,立即向李大爷讲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并通过拨打该金融机构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最终证实了这是一起诈骗事件,成功阻止了李大爷的汇款行为,避免了他的财产损失。
为了帮助残障人士有效防范金融诈骗,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特提出以下风险提示:
1. 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办理金融业务一定要选择合法合规、信誉良好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切勿轻信陌生电话、短信或网络上的金融产品推销,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下载金融类APP。
2. 核实信息真实性:对于涉及资金往来、个人信息提供等重要事项,务必通过官方客服电话、官网等正规渠道核实对方身份和信息真实性。
3.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随意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个人信息。无论是在网络环境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避免因信息泄露导致财产受损。
4. 谨慎对待高收益承诺:面对超高收益的投资诱惑,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天上不会掉馅饼”,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甚至可能是诈骗陷阱。
5. 多与家人、银行沟通:在进行重大金融决策前,应多与家人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同时,遇到金融疑问或不确定的情况,及时向银行工作人员咨询,寻求专业帮助。
残障人士是社会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我们有责任共同为他们营造安全、公平的金融环境。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将持续加强对残障人士的金融服务与知识普及,也希望广大残障人士能够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交通银行广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花都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