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壮阔进程中孕育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党员干部作为时代先锋,应从传承、弘扬、践行等多方面入手,将抗战精神融入实际工作,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让抗战精神照亮新时代征程。
当好忠实传承者,筑牢信仰之基。回望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共产党人以“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信念抗击外侮,用生命守护山河尊严。党员干部要从先辈事迹中感受忠诚本色,主动将个人小我融入民族大我,厚植为民情怀,对初心使命再叩问、再砥砺。历史悲剧不能重演,要珍惜和平岁月,牢记“落后就会挨打”的教训,常存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意识,充分做好应对复杂局面的准备,在真抓实干中赢得主动。抗战精神的核心包括爱国主义、民族气节和必胜信念。
当好大力弘扬者,磨砺斗争本领。党和人民的成就通过斗争取得,新时代斗争对象、内容和形式虽有变化,但斗争精神、本领仍需保持。党员干部要抛弃“过太平日子”的幻想,时刻保持斗争锐气,明白“树欲静而风不止”的道理。既要善用伟大斗争经验探索规律、指导现实,又要与新时代实践结合,因地制宜、变中求进。在原则上寸步不让,策略上灵活机动,以新办法、新招数疏通堵点、破解难题,实现斗争过程和效果相统一。将抗战时期的斗争智慧应用于当下,如在乡村振兴中发扬“地道战”的创新精神,探索产业发展模式;在基层治理中传承“百团大战”的协同精神,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当好积极践行者,凝聚奋进力量。党员干部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依靠群众智慧和力量,推动党心与民意同频共振。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转化为为民解忧的实际行动。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工作中主动作为,用“铁脚板”走出新时代的军民鱼水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深刻体会抗战精神内涵,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誓,将抗战精神融入工作,爱岗敬业、敢于担当,为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伟大抗战精神历久弥新,是民族记忆的回响,更是奋进号角。党员干部要以党旗为指引,赓续精神血脉,以顽强斗争为刃、团结奋斗为源,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交出优异答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七树庄镇 孙凤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