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铸就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核心内涵包括爱国主义、民族气节、必胜信念等,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在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传承和践行抗战精神对于党员干部在新征程上担当作为具有重要意义。
坚定理想信念与政治立场,以抗战精神铸魂。党员干部需通过学习党史、抗战史,深刻理解“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的政治内涵,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抗战先烈用血肉之躯诠释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以先烈为镜,检视初心使命,补足精神之“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抗战精神的核心。党员干部应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中主动作为,把爱国热情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
推动实干创新与攻坚克难,以抗战精神赋能。面对新时代风险挑战,党员干部需发扬“百团大战”的协同精神和“地道战”的创新智慧,在基层治理中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在产业发展中探索新模式。例如,在乡村振兴中可借鉴抗战时期军民团结的经验,凝聚多方力量破解难题。抗战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党员干部要避免空谈,将“实干”作为行动指南,深入一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如抗战时期大生产运动体现的自力更生精神,可转化为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传承精神薪火与团结奋斗,以抗战精神聚力。抗战精神是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其蕴含的团结奋斗内核在新时代依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党员干部需当好“火炬手”,通过言传身教传播抗战故事,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需通过多元实践将精神力量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篇章。抗战胜利彰显了“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当前,面对复杂国际形势和改革发展任务,党员干部要保持战略定力,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志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抗战精神不是陈列馆里的展品,而是破解难题的“金钥匙”。党员干部唯有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实干担当,才能在新时代征程中赓续荣光,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七树庄镇 孙凤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