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5日,第八届维也纳国际音乐节于金色大厅(Musikverein Großer Saal)的聚光灯下,13岁的中国钢琴少年赵瑞卿与维也纳现代交响乐团合作演绎《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Op.11——这首作品被誉为“钢琴协奏曲中的珠穆朗玛峰”在他的手指下化作一场理性与浪漫的精准对话,这也是该音乐节史上该曲目最为年轻的演奏者。
从北京音乐厅到维也纳金色大厅的世界舞台
IB学子赵瑞卿于金色大厅诠释高难度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Op.11,在短短一年内实现了技术难度的巨大跨越。回顾演出时的感受,他坦言:“在乐曲中段的连接处,指挥抬起左手看向我,那两秒的沉寂里,我听见了自己的心跳与音乐厅的共鸣。”这种与顶级乐团默契配合的体验让他深感震撼。
学术与艺术的复调交响
赵瑞卿不仅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者,还是一位学术优秀的IB学子。他曾获得美国数学竞赛Honor Roll的卓越成绩,并多次斩获校内奖学金。在他看来,学术能力与音乐相辅相成:“数学的逻辑思维让复调处理更高效,而文学创作的感受力则赋予音乐指尖的温度。”
他将学术研究的方法论融入钢琴练习,将技术训练与音乐性分析拆解,如同剖析文学作品的结构。学术与钢琴的双轨成长,不仅塑造了他的思维模式,更锤炼了他的抗压能力。无论是限时解题的竞赛考场,还是不容出错的华彩乐段,他都以同样的专注与热情应对。
从《春舞》到肖邦:音乐的社会意义
今年早些时候,赵瑞卿在“Spring Harmony”自闭症慈善音乐会上演奏了中国作品《春舞》,希望通过音乐的节奏与灵动唤醒特殊群体的感知。而此次选择挑战肖邦协奏曲,则是为了攀登钢琴艺术的“珠峰”——这首曲子不仅技术艰深,更需在乐团轰鸣中保持诗人般的梦幻感。
未来:平衡与突破
尽管已站上金色大厅的舞台,赵瑞卿仍谦逊地表示:“艺术没有顶点,这次经历是我钢琴路上的重要里程碑。”面对即将到来的IB学业与钢琴训练的双重挑战,他计划兼顾学业的同时继续围绕协奏曲展开学习,并在公益演出和比赛中传递音乐的力量。
赵瑞卿和指导老师范克冰
赵瑞卿学术、艺术的成长轨迹
3岁开始就读北京一所IB学校,5岁学琴,7岁师从国内知名钢琴教育家范克冰老师至今。
曾荣获以下奖项:
2019 第四届肖邦国际青少年钢琴公开赛,北京赛区一等奖,中国总决赛金奖
2020 第十二届国际华人艺术节(中国北京)钢琴独奏金奖
2021 第七届墨尔本国际音乐节 青少年钢琴大赛 中国赛区一等奖
2022 肖邦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小肖赛)少年A组北京赛区一等奖,中国总决赛KAWAI Special Award (Top 10 in China) 全国前十2022 德国汉诺威国际钢琴奥林匹亚邀请赛北京赛区一等奖2022 荣获BIBA校内初中卓越奖学金一等奖唯一获得者
2023 美国数学竞赛AMC8全球前1%(Honor Roll of Distinction)2023 第十五届新加坡国际华人艺术节 钢琴独奏金奖
2024 北京音乐厅公演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与交响乐团合作)2024 第32届肖邦国际少年儿童钢琴比赛 少年B组北京赛区一等奖
2025 拉赫马尼诺夫青少年钢琴大赛 北京赛区及全国总决赛双一等奖(并获得奖金)
2025 CNAP学术五项全能华北区域个人荣誉三等奖
2025 英皇ARSM英皇钢琴专业演奏级文凭Distinction卓越成绩
2025 荣获BIBA校内学术奖学金及音乐杰出个人成就奖奖学金,双奖获得者
2025 作为特邀钢琴独奏家,在"Spring Harmony”自闭症慈善音乐会上演奏,通过门票义卖为自闭症康复机构筹集善款,用音乐传递治愈力量。
2025 受邀参加维也纳第八届国际音乐节,与维也纳现代交响乐团合作,于金色大厅公演《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Op.11,获海“顿协奏曲大赛”金奖及青年音乐家证书
赵瑞卿用他的才华与努力证明,艺术与学术并非两条平行线,而是可以交织成华美乐章的双重旋律。用学术滋养艺术,用琴键连接着东西方,理性与感性在他身上化成了一种力量——这恰是新一代中国学子最锋利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