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下午,在杭州萧山区黄亚洲书院多功能厅举行《红楼梦》文本溯源学术研讨会。本次学术研会旨在深入探讨“土默热红学”框架下《红楼梦》的创作背景与人物原型问题,推动红学研究的多元交流与务实创新。
据悉,本期研讨会主要围绕两大主题展开:一是“《红楼梦》的‘作者自云’与洪昇的人生自况是否契合?”;二是清代杭州西溪“蕉园诗社与《红楼梦》大观园诗社、蕉园诗社十二位女诗人与《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对等关系如何?”这些议题紧扣土默热红学理论体系的核心观点——即认为《红楼梦》的作者实为清代文学巨匠、《长生殿》作者洪昇,并以洪氏生平及其亲友社群(如蕉园诗社)为作品人物与情节的重要原型。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创作《红楼梦》这样的文学巨著,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具有独立思想且敢于抨击封建王朝的精神,不是写几首诗的积淀就可以创作的这部世界名著。而洪昇家族是钱塘望族,其家族的沉浮正好如同《红楼梦》贾府宁国公、荣国公的兴衰。洪昇又有创作戏曲文学巨著《长生殿》的经历,有着创作长篇小说的基本素养与丰富构思。而《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好对应清代杭州西溪蕉园诗社十二位女诗人,人物形象十分相似。
此次研讨会强调营造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鼓励与会者畅所欲言、求真务实,从文本比对、历史考据等多角度进行跨学科对话,进一步推动“土默热红学”理论的完善与传播。
研讨会由杭州土默热红学研究会常务副主任顾跃忠主持,杭州市政协原主席叶明、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黄亚洲分别在研讨会上发言,他们充分肯定杭州土默热红学中心专家学者对《红楼梦》文本溯源研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希望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杭州《红楼梦》故事的文化土壤,为开拓杭州《红楼梦》旅游文化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