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绿能澎湃 电耀之江——国网浙江电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履责报告》在杭发布,这是电力行业首份践行“两山”理念的履责报告。
2005年8月15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湖州安吉提出,为浙江从“能源小省”向“绿色能源强省”转型提供了战略指引。二十年来,国网浙江电力积极践行“两山”理念,面对浙江能源对外依存度高、传统煤电占比大与生态环境约束趋紧的三重压力,以“生态+电力”模式破题,持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可靠、清洁高效的电力保障。
该报告从探绿先锋、数智经纬、绿韵生辉等方面,结合20年间全省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浙江电网深化绿色转型,全景式展现了国网浙江电力不断推动能源结构优化,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全面体现其作为省级电网企业努力实现区域发展与绿色共富的使命担当。
从空中俯瞰湖州的美丽乡村
国网浙江电力以“双碳”战略为引领,通过技术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将生态保护深度融入能源变革,系统培育电力新质生产力,破解能源高质量转型与生态价值转化的实践命题。浙江能源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在2024年,浙江风光装机容量突破5000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超过50%,外来电出力最高占比超过40%、其中清洁能源占比超50%,全省利用清洁能源电量达2136亿千瓦时、减排量超过11444万吨,绿电交易113亿千万时、绿证交易超6188万张……
作为陆域资源小省,浙江创新探索土地集约化利用模式,在滩涂、盐碱地、屋顶等场景规模化开发光伏资源,构建“集中式+分布式”协同发展格局,打造“向光要电”的浙江方案。依托沿海区位优势和地形特点,浙江推进深远海风电规模化开发和陆上风电集约化升级,建设“海上风电+储能+制氢”综合示范项目。从传统水电升级到大型抽蓄项目,服务全省电网调峰。对多种清洁能源综合利用,提升系统稳定性,优化资源配置和能源调度,有效促进新能源消纳。
在电网建设与数字化转型上,国网浙江电力以坚强智能电网承载超1.3亿千瓦负荷的极限挑战,全域供电可靠率99.9888%。率先探索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路径,以技术重器探索安全稳定、灵活柔性、绿色高效的主网格局,建成“两交三直”省域特高压骨干网架。不断完善配网标准化建设,配电自动化标准覆盖率达51.02%。持续建设数智化坚强电网,隔离故障实现毫秒级自愈。
特高压湖州廊道,贯通东西的绿色电能输送大动脉
国网浙江电力还成立全国首个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积极解决企业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中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建立“电-能-碳”协同评估机制,在全国首创“工业碳效码”。创新打造“碳达人”,在绿电场馆、绿色出行、零碳乡村、节约用电上积极行动,推动形成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全省“绿色共富”进程。以清洁电力为纽带,探索电网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之路,推广“绿电方舟”“候鸟生命线”等公益项目。同时,向世界输出绿电技术,助力外贸企业降本增效,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在联合国范围内讲好更多电力绿色转型的浙电故事。
该履责报告一经发布,吸引了社会各界专家的广泛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迎表示,报告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的契机,系统呈现了浙江电力从能源结构转型到生态价值转化的创新实践,全景式地展现了浙江从“能源小省”到“绿能强省”跨越式发展的成就。报告以大量鲜活案例,讲述电网企业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国故事,其技术路径与制度创新将以中国方案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东方智慧。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苏世民书院教学负责人钱小军说道,该报告以严谨流畅的结构和语言、翔尽扎实的图表和数据、生动丰富的故事和案例,以及生动精美的照片与图示,全面总结和展示了20年来浙江省的能源结构发生的根本性变革及国网浙江电力对“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表示,尤为可贵的是,国网浙江电力将电网转型深度融入区域可持续发展,印证了“降碳”与“增长”并非矛盾体,建议未来进一步深化绿电与碳市场的机制衔接,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