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请简要介绍一下您在蒙纳士大学和蒙纳士学院担任的职务及主要职责?
A:我是Mel Dodd,现任蒙纳士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院长,同时担任建筑学教授。作为十大学院之一的学院院长,我的核心职责是维护并培育学院的学术文化、教育项目、创新实践及研究发展,致力于构建支持性生态系统以推动学科进步。除了深耕本学科领域外,我积极推动跨学科合作,与其他九大学院共同探索艺术、设计、建筑与多领域的交叉融合,开发突破传统边界的联合研究项目与教学计划,促进知识创新与学术共同体建设。
Q:是什么原因让您来到上海?对此次会面有何印象?
A:此次随蒙纳士大学代表团来访上海,核心目标是启动与上海天华学院合作的全新艺术与设计快捷课程。作为建筑师兼教育工作者,我曾领导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学院等院校的创意实践学院,而中国及亚洲城市作为文化、空间与建筑的多元融合体,始终令我着迷。
每次来到上海或其他城市都会为今后的教学与研究合作提供了独特契机。而本次来的目的则是推进新合作协议——学生可在上海完成一年快捷课程后,无缝衔接至蒙纳士大学继续攻读设计学士学位。从我个人角度出发,我认为这种跨国教育模式是非常合适的,因为这让学生先在本土夯实基础,再赴澳大利亚继续深造之旅。
Q:能否详细介绍蒙纳士学院与天华学院的合作,特别是艺术设计文凭课程的亮点?
A:此次合作推出的艺术与设计快捷课程,将会从培养基础的必备技能开始,逐步延伸至四大核心专业方向:协同设计、工业设计、传播设计与空间设计。这些学科不仅服务于创意产业发展,更致力于塑造未来社会的空间形态与文化表达。
学生将在天华学院完成蒙纳士学院的课程,两校将通过学术指导、资源对接等全方位支持,确保学生顺利过渡至澳大利亚项目。这一合作构建了无缝衔接的教育路径——学生可在上海完成前期课程后,直接转入蒙纳士大学继续深造,最终获得设计本科学位。
Q:这个合作项目是否类似于双学位课程?
A:蒙纳士大学在艺术、设计与建筑领域提供多样的双学位组合,例如设计与信息技术、设计与商科等经典组合,以及设计与建筑、美术与建筑等创新搭配。这些跨学科课程通过连接创意领域与其他专业,为学生开拓行业交叉地带的就业机会,是蒙纳士的特色优势。
此次与天华学院合作的艺术设计文凭快捷课程本身不直接包含双学位结构,但通过该途径入学的学生,可在蒙纳士大学设计学士学位阶段利用灵活的选课机制,根据自身职业规划选修其他学院的课程。
Q:蒙纳士在中国还有其他合作伙伴吗?
A:我们在中国拥有多个重要合作伙伴。除了拥有大量中国留学生群体外,我们还与苏州的东南大学合作开设了长期的工业设计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我们的合作伙伴拥有丰富的行业资源。此次与天华学院的合作项目代表着一个令人兴奋的新机遇,但本质上延续了我们在华多年积累的教育合作经验,进一步拓展了跨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深度。
Q:蒙纳士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MADA)的独特优势是什么?与其他院校相比有何不同?
A: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的独特优势体现在多个维度。首先,作为墨尔本唯一整合纯艺术、设计与建筑三大领域的学院,这种跨学科组合在国际教育领域也属罕见。学科融合催生了跨领域协作与方法论共享。依托蒙纳士大学综合型研究强校的背景,这使得我们能够参与医学、工程等领域的重大课题研究。
我们的研究聚焦现实挑战,涵盖从医疗设计到气候韧性城市规划等多元方向。考尔菲尔德校区配备顶尖教学设施,既有传统工作室,也有前沿的数字实验室。不同于多数院校,我们的设计与建筑本科专业在录取过程中不要求提交作品集,这使得创意教育更加普及。学院师资兼具学术深度与行业实践,将最新业界动态融入课程。此外,我们还提供优质的实习项目使学生与顶尖的企业及机构建立联系。
Q:能否详细介绍贵校的实习项目设置?
A:实习机会贯穿于我们的本科课程之中。美术专业学生有机会进入画廊或艺术家工作室实习,设计专业学生可能与企业客户或政府机构合作,建筑专业学生则有机会进入大型建筑公司实践锻炼。
基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的学科理念,我们通过多维度设计强化职业能力:设置专业实习模块确保实践学分,开展工作室项目承接真实客户,开设创意创业课程。这种立体化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创意产业中既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又能适应大型组织的工作。
Q:能否举例说明蒙纳士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情况?
A:校友的职业发展路径极为多元。在艺术策展领域,既有 Victoria Lynn 担任 TarraWarra 博物馆馆长,也有Kimberley Moulton成为Tate现代美术馆首位原住民策展人;设计专业毕业生或进入华为、德勤、迪士尼等跨国企业,或创立个人设计公司如Alex Goad便创立了一家生态设计工作室;城市规划专业学生更在毕业后直接获聘政府顾问职位。这些案例印证了我们的教育模式——通过创意技能培养与职业网络构建的双重路径,助力学生在创意经济中开拓传统与新兴路径。
Q:对中国学生来说,蒙纳士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有哪些机会?
A: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为中国学生构建了多维度的成长支持体系。在实践层面,学院提供与澳大利亚本地创意产业深度对接的实习机会,助力学生建立行业人脉;在国际交流方面,开设了意大利普拉托校区强化课程(课程时间特别与威尼斯双年展等国际艺术盛事同步),并组织亚太地区专业考察;在创作支持上,配备学生专属创作空间,定期举办毕业展等展示活动。这些举措不仅助力中国学子拓展全球艺术视野,更帮助其融入墨尔本活跃的创意生态圈,在专业发展的同时构建个人社交网络。
Q:这类国际交流项目是艺术学院的特色,还是其他学院也提供类似机会?
A:虽然蒙纳士大学通过"全球沉浸学习体验项目(GIG)“为全体学生提供国际交流机会,但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的艺术设计类国际研学具有显著的专业特性。我们主要开展小规模、项目制的深度研学,例如与首尔市政府合作的城市滨水区设计项目,学生可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实践课题。
这种密集型实践教育模式与我们的学科特性高度契合,使学生能深入参与国际创意实践。更独特的是,我们采用灵活的定制化模式,可根据在研项目和合作机构情况,为学生打造专属的国际实践机会。